感恩党!内蒙古草原上的农牧民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位于我国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的穆斯林苏道牧场,一枚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碧绿草原上随风飘展,勾勒出一幅雄浑画卷。这片土地见证了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与牧民生活的沧桑巨变,彰显了各民族间深厚情谊。
草原上的五星红旗
清晨时分,冷冽的草原之上,国旗烈烈飞扬,象征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白萨仁,这片广袤草原的领导者,全情投入于日常工作,在碧草如茵的牧场上熠熠生辉。她深知这面旗帜所承载的国家荣耀、个体生活及民族拼搏精神的深刻意义。
边境线上的生活
位于北部,拥有三十余公里边界线的满洲族屯满族乡毗邻蒙古国,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保持原生态草原养殖传统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地曾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称号。这片广袤的土地由白萨仁与吴苏道夫妇共同经营,他们不仅是牧场主,更是边境线上的"守望草原巡防队"成员。
守望草原巡防队
"草原卫士巡视团"由卓越的公职人员、退役军人及充满热情的农工和牧民组成,他们在当地居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被誉为独特的"精神象征"。他们坚守岗位,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为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区提供有力支持。
内蒙古的边境责任
地处内蒙古的这片疆域,长约42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与36万平方公里的管控区域,其安全关乎我国"北大门"的稳定。同时,保障国家安全及边疆稳定亦是此地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通过推行固边兴边富民政策,内蒙古在提升边民生活质量、改善边境环境、维护边境安宁以及巩固边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巡边的日常
清晨六点,吴苏道中将率领部下展开跨界巡查工作。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们都坚守岗位,毫不畏惧。通过多次实地考察,他们已经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边境地形的深入了解。在执行巡防任务过程中,他们积极帮助当地民众解决实际困难,如寻找丢失的家畜等,从而建立起了军民、警民互动的边防机制。
牧场的新生活
受益于牧家乐和旅游业的繁荣,苏道夫妻二人在2018年实现了超过四十万元的净利润,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据满族屯满族乡统战委员白贺西格桃特格介绍,自去年起,该乡已经启动了一项重要的边境防护工程,包括桥梁、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项目已投入超过50%的资金且进展顺利,新建的49座涵管桥深受牧民好评,被誉为“连心桥”。
青年返乡创业
自2022年6月份以来,天津理工大学满族毕业生成吉思,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致力于推动家乡农业和乳制品行业的发展,以此助力地方经济繁荣。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价值,更能获得内心深处的满足感。在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壮丽风景的边境草原上,各民族同胞对中国共产党充满感激,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维护国家北部边疆的稳定,携手建设美好家园。
结语
国旗庄重地矗立在青翠草原上,清晰地标志着我国领土范围,更是牧民们坚定信念的象征。他们始终守护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坚韧不屈的精神如同磐石般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