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空袭加沙致 92 死 300 伤,多国谴责,巴以冲突持续升级
最新的伤亡统计显示,自巴以冲突升级至今,已有超过38500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于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发起的军事进攻。这个令人瞠目的数字揭示了这场战争所引发的严重人道主义危机。无论老少,加沙居民都无法逃脱战争带来的创伤,他们失去家园,生活陷入困境,根源在于美国对以色列的过度军援与支持。
尽管美方屡遭国际社会反对并批评其向以色列持续出售武器,但美方仍坚决贯彻其"扶以"政策,无视人道和国际法原则,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使得全球和平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美国的双重标准
近日,我国外交部加兰特部长与美国特使布雷特·麦格克针对援助武器的敏感议题进行磋商。尽管美方承受着压力,仍承诺暂缓交付所谓的“重型炸弹”,而该炸弹仅为2000磅级。然而,据华盛顿智库“国际政策中心”的专家珍妮特·阿布-埃利亚斯的研究,即使在加沙这种人口密集区,500磅级别的炸弹和2000磅级别的炸弹造成的破坏并无显著差别,都会带来严重破坏以及大量平民伤亡。
鉴于以色列媒体将美国用于战场的500磅炸弹坦率地称为"重型炸弹",使得国际社会对于美方宣扬的双标和虚假面孔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炸弹的威力与平民的悲剧
美国高官透露,在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大量运用卫星制导炸弹攻击加沙地带,其中逾九成是重达1-2吨的大型炸弹,其余则为250磅级。专家提醒,小型炸弹虽威力略逊于大中型,然其杀伤能力仍不可小觑,尤其在防御薄弱的难民营等地。
每一次爆炸都会造成无辜生命的丧失与无数家庭的破碎。尽管联合国已经明确指责,然而美国政府却屡次否认以军涉及战争罪行以及美援武器为证据的指控,甚至存在篡改评估报告的情况。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人类道德底线的严重挑衅。
美国的长期军援与以色列的依赖
据美国外交关系协会近期公布的数据,自1946年至今,以色列已累计获得近3100亿美元的美援,位列全球援助最大受益国之首。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近年来美国向以方提供的援助绝大部分被用于军备采办,此项开支在以色列防务预算中的比重高达15%左右。
近期巴以局势升温之际,美以之间已达成总计超过125亿美元的高额军技援助协议。尽管美国白宫需事先通报国会并受其异议制约,然而现状却是,这些局限性并未阻挡美国持续向以色列输送武器装备。多家美国媒体报道显示,在当前的巴以冲突背景下,拜登政府已违反国会禁令,批准了数百份与以色列相关的军售合同。
《莱希法》与美国的选择性执法
虽然美国法律明确禁止向侵犯人权行为显著之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如1997年颁布的《莱希法案》所示),且2021年拜登政府亦重申该原则,但有观察者指出,在以色列问题上,这一规定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因此,美国选择性执法的行为引发了公众对其公正性和公平性的质疑。
在《华盛顿邮报》披露美国恢复向以输送500磅爆炸物资的消息后,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且强烈的反弹,对此政策表达出的极大愤慨和向往和平的愿景,获得了深度的理解和广泛的支持。
全球的愤怒与和平的呼唤
全球各界愈发关注此议题,深刻认识到国际协作对于遏制援助和武器过度供给至关重要,给加沙民众带来了希望曙光。鉴于此,恳请各国尤其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中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让和平光芒照耀这片历经战火的土地。
深化探求和平价值观的精髓,我们应如何坚定决心坚决维护和平呢?为了未来世代与全人类福祉,让我们共同深入研究这一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