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内新闻

第 3 号台风格美致湖南资兴 30 人遇难 35 人失踪,原因何在?

大众热点 2024-08-02国内新闻
中新网郴州8月2日电 (记者 邓霞  鲁毅)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给湖南资兴市带来极大破坏,已致30人遇难、35人失踪。为何资兴的人员伤亡如此大?……

今年第三号台风“格美”在湖南资兴市造成严重灾害,大风大雨引发30人死亡和35人下落不明。该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此意外自然灾害是如何产生的?内部涉及到哪些复杂的自然和人为原因?面对这类悲剧事件,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哪些重要的经验教训以防止今后类似灾害重演?

地质结构与灾害易发性

地处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交界地带的资兴市,因其地形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导致该地区频繁遭受自然灾害袭击。首先,东南部山区地形复杂,地质侵蚀现象严重,沟壑遍布,使得滑坡和泥石流等潜在威胁日渐突出。譬如,八面山瑶族乡以及州门司镇等地,均因独特的地貌特征而成为了自然灾害多发区。

湖南资兴暴雨破坏力为何这么大?官方回应三方面原因__湖南资兴暴雨破坏力为何这么大?官方回应三方面原因

土壤类型与雨水渗透

郴州市因地质环境独特,常面临自然灾害威胁。主要由花岗岩构成的地层,遇水易风化为砂质粘土。这类土壤位于地下深厚且结构疏松,加速雨水渗透。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增加了层间压力,导致土层软化,进而可能引发山体滑坡等严重灾害。可见,独特的地质特性与恶劣的土壤条件对灾情影响颇大。

气候变化与极端降雨

在超强台风"格美"登陆前夕,资兴市历经连续二十余日的酷暑高温,大气中的不稳定性能量居高不下。这类能量在台风作用下如同引爆雷管,瞬间转化为极具破坏性的狂风暴雨,尤其东北山区地势由北向南逐步抬升,更刺激了雨水的沉积效应。在此过程中,资兴全市降雨量骤然增加至平均值412.7毫米,至极端情况甚至达到673.9毫米,皆刷新历史记录。这场暴雨触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对救援工作产生严峻挑战。

救援工作的挑战与努力

面对突发性灾害,湖南省及郴州市相关部门迅即响应,派遣由34支专业救援队组成的1000人团队以及80余架无人机赶往现场实施空地联动救援工作。通过采用多元救援方案寻找并拯救被困民众,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基层组织积极践行桥梁作用,乡镇、村干部深入每家每户全面普查灾情,妥善安置受灾民众6565人。在航空援助环节,四列被迫调用的直升机执行了335次飞行任务,空运物资总量达97吨,顺利疏散118位伤病患者和孕妇,彰显了救援人员的勇气与智慧。

灾后重建与未来预防

资兴市灾后的重建首先需要重视的工作包括基础设施修复以及提高民众对灾害的认知水平。据此,在设施修复之外,我们还应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地质预警与监测,进而提升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同时,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出台更为严谨的防灾减灾政策,并增加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以确保类似惨剧不再重演。

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面对此次灾难性形势,社会各行各业纷纷慷慨解囊,倾力提供物资捐助与援助服务,为受困民众打造了物质与精神双层保障。在这过程中,社会人士的关心关爱以及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成为了灾后重振的关键所在。

个人防灾意识的提升

湖南资兴暴雨破坏力为何这么大?官方回应三方面原因_湖南资兴暴雨破坏力为何这么大?官方回应三方面原因_

生活在极端气候环境下,保持高度的保护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全面理解所在地区灾害风险必不可少,同时应掌握基本防灾技能和妥善储备应急物资以确保人身安全并减轻灾害影响。

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高科技驱动防灾减灾新路径。通过卫星遥感测控、无人机监测及大数据分析等高端技术的精确应用,我们能够快速识别灾害风险,精确预测概率,进而采取更高效的预防策略。

国际经验与合作

借鉴外国防灾减灾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提高防灾意识,增强救灾成效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应积极推进跨国协作,助力我国建立健全防灾机制,进一步提升抗灾能力。

长远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关注可持续性发展,防止环境破坏,方能有效对抗自然灾难。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存,均为我们每个个体不可推卸之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