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便民“扫一扫”却扫出了理财产品的推广链接

大众热点 2023-10-15百姓话题
■ 观察家各地基层部门都应懂得,多获取一份数据,就多了一份责任。便民“扫一扫”,却扫出了理财产品的推广链接?据《半月谈》报道,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

各地基层部门要认识到,掌握的数据越多,责任就越大。

人们“扫一扫”方便了,但金融产品的推广链接却被扫出来了?

据《半月谈》报道,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多地推出了各类便民服务二维码。 居民通过扫描社区张贴的二维码,可以快速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基层水平显着提升。 治理有效性。 但正是由于此类便民服务二维码容易获得居民信任、交互次数多、使用频率高,因此更容易被恶意利用或攻击,从而隐含安全风险。

出于对基层部门的信任,居民常常不假思索地在二维码链接页面上提供个人信息。 但如果别有用心的人用假二维码和伪装页面替换真实二维码和真实页面,就可以轻易获取居民信息。 这些个人信息不仅可能被用于商业营销和推广,还可能被诈骗分子利用,给居民财产甚至人身安全造成损失。

同时,便民服务二维码采集的大量居民信息如果保护不当,存在泄露和传播的风险。 有的地方将数字治理平台交给第三方公司开发运营,有的公司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而忽视数据安全保护。 例如,今年9月,上海市网信办公布了一起政府信息系统技术承包商非法将政府数据放到互联网上进行测试,导致大量公民数据泄露的事件。

数据安全是数字治理平台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数字时代,没有数据安全,公民就没有安全感,相关数字创新也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推广二维码便民服务,首先要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二维码作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平台的媒介,必须真实、有效、准确。 具体来说,相关基层部门在设置便民服务二维码时,还必须派专人定期检查,确保二维码不被他人替代。

基层部门采用外包模式开发运营数字治理平台,有助于控制成本、优化产品体验,但前提是必须审核外包公司的资质。 敏感的公民信息应尽可能保存在自己的数据库中。 对此,我国《数据安全法》也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保障政务数据安全。

报道中,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网上举报的许多数据和信息涉及个人隐私,过度收集数据。 这也提醒我们,只有坚持数据收集的必要性和最低限度原则,不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才能保证基层部门在数据保护方面权责统一。

《国家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系统建设指南》提出,提高平台技术保护能力,防止数据篡改,推广使用数据脱敏,加强重要数据保护,加强个人隐私和信息保护。商业秘密信息。 对于个人敏感信息,地方数字治理平台要明确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数据安全体系。

各地基层部门要认识到,掌握的数据越多,责任就越大。 在推广二维码便民服务的过程中,除了保证数字治理平台的数据安全外,还应注重对居民的宣传引导,强化公众的数据安全意识,帮助群众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信息。 (新京报)

□王忠(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