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梅花鹿青海高原“安家”呦呦鹿鸣带来致富好门路
作者: 于惠珍 李军
10月,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群家藏乡,每天黎明前,上泉村的梅花鹿养殖基地就传来阵阵鹿叫声。
6点30分,养殖基地负责人赵刚以及技术人员刘大伟、赵震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检查梅花鹿的精神状态后,他们于6时40分准时将当天的第一顿饭送到鹿舍。
图为鹿舍内的梅花鹿。赵刚 摄
“因为他们刚从东北来不久,来到高原还是有点应激反应,活动多了就会气喘吁吁,这和我们人类遭受高原之苦的情况很相似。”疾病。” 赵刚说,每天喂完奶后,两名技术人员必须一直在场。 检查鹿舍内梅花鹿的反应和摄食情况。
一个月前,经过两天的路程,首批230头梅花鹿从东北顺利抵达繁育基地,正式落户现代化鹿舍。 至此,群家乡梅花鹿养殖项目正式启动。
图为饲养技术人员正在饲养梅花鹿。于慧珍 摄
“当时,胆小的梅花鹿东张西望,不肯先出来,在我们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它们都跳下车,一路跑进新的鹿舍。” 赵刚说,目前,三批梅花鹿已抵达基地,已有870头,全部存活,状况良好。
群家乡梅花鹿繁育基地是湟中区2022年重点项目,总投资3453万元,新建鹿舍及附属设施42个。 目前,养殖基地工程已基本完成。 基地有水、电、道路。 鹿舍纷纷建成。 一些基础设施也正在得到改善。
图为鹿舍内一只一个月大的梅花鹿。赵刚 摄
湟中区群家藏乡乡长王金华说,当地气候温和,植被茂盛,非常适合东北梅花鹿在这里生活繁衍。 湟中区选择这里作为梅花鹿生态养殖基地,是想依托良好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加富裕。
“项目实施可带动当地50余人参与工作。养殖基地预计有三年扩建期,三年后规模稳定在1100头。三年后年收入年约700万元。” 王金华说,该乡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云上群家”生态旅游,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图为饲养技术人员检查梅花鹿的饲养情况。于惠珍 摄
拉毛措是群家乡上泉村的村民,已经在养殖基地做清洁工几个月了。 她说:“在这里工作离家很近,每天工资180元,工作不重,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当然好。”
梅花鹿浑身是宝,其鹿角、血、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与牛羊养殖相比,梅花鹿耐粗暴饲养,对食物不挑食,饲料成本较低,属于草本动物。
目前,基地共有栏舍42间,饲养能力为1100至1200头。 后期还计划培育良种、好血源的种鹿和基础母鹿。
“由于这里海拔高,紫外线强,虽然产量不高,但产品质量相对较好。目前,梅花鹿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商标、包装等工作也在进行中。我们计划明年繁育梅花鹿120头,这在青海高原上更为独特,是高原梅花鹿的高产品种。”赵刚说。
近年来,群家乡大力优化特色产业,实施产业链长体系,吸引投资资金超过200万元。 投资100万元成立群家乡村振兴国有投资公司,获得各类资金7469.4万元,实施梅花鹿养殖、羊肚菌种植基地、“云群家”生态乡村旅游项目。
“未来,我们梅花鹿养殖基地将走上梅花鹿生态养殖、鹿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发展道路,推动特色旅游发展,用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打造可持续绿色发展。 路。”王金华说道。(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