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工业智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孔繁荣

大众热点 2023-10-16百姓话题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 题:“奋斗者”孔繁荣:中国“智造浪潮”里的“弄潮儿”中新网记者 郑莹莹“有机会参与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我很珍惜。……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我很珍惜参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机会。”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工业智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孔凤生说。

他出生于1980年,这一代人正好赶上“黄金时代”的数字化浪潮。 孔繁荣说,他的团队里的人就像这波浪潮中的“弄潮儿”。

浪潮集团奋进者__浪潮奋进者文化感悟

孔文荣(右二)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现场,资料图。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供图)

孔凤生带领的咨询评估团队平均年龄在34岁左右。 他经常让年轻人冲上前线,锻炼他们的独身能力。 该团队将于2021年左右开始帮助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2022年,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将被列为上海市专家服务基地。 凭借专业的服务能力,依托基地整合的各领域专家资源,团队现已服务超过200家制造企业,不仅包括上海地区的企业,还包括长三角其他地方的企业。

根据《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上海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面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不低于80%; 全市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0个1亿元等。

孔文荣在采访中表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特点是不同的。 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有了规划,主要问题在于找出并解决薄弱环节。 “这就像木桶理论,如果你不改善自己的薄弱环节,你的整体水平就很难提高。”他说。

但中小企业没有完整的方法论,不知道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也不敢尝试数字化转型。 孔福生团队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让企业能够低成本地进行数字化转型。 “让这些中小企业先‘打破数字化坚冰’,然后小步前进,企业看到数字化转型的好处后,才会敢于在这一领域进行投资。” 孔福生说道。

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评估指导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制造企业涉及行业广泛,对评估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 评估人员需要深入工厂调研,准确定位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 与企业人员沟通、梳理解决方案,最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升数字化能力。

在孔文荣看来,团队就像是智能制造的“全科医生”。 只有了解行业,才能提供“全科医生服务”。

即使有专业精神,“全科医生”想要得到认可也不容易。 孔文荣团队成员、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工业智能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黄岩表示,实际上,有时团队专家到企业做评估时得不到支持。 “有些公司会认为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不需要指导。 我们也通过我们的专业技能和耐心的沟通逐渐获得了公司的认可。”

“数字化之路”任重而道远,这些中国数字化转型路上的“辅导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回顾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的发展历程,从1984年成立初期,老一辈就“摸着石头过河”,完成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 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新一轮创新浪潮即将来临,我们需要“弄潮儿”勇于开拓、乘风破浪。

孔凤生表示,制造业任重而道远,“产业人”在数字化转型中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