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明确不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住宿
随着研究生扩招,一些高校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 12月1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不少大学明确拒绝提供住宿合理吗?》 再次引发相关讨论。
据介绍,近年来,不少高校在硕士招生简章中明确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住宿。 例如,北京大学2024年硕士学位招生简章(校本部)明确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院不安排住宿。 南京大学明确,学校原则上不为2024级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校内住宿。 学生必须自行安排住宿。 学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适当的交通补贴。
事实上,学校不再为部分硕士生提供住宿服务,早在2019年就引起了舆论关注。当时,复旦大学等学校明确表示,不会为副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提供校内住宿。会同相关部门扩大校外住宿资源,以社会化方式协助全日制学生解决住宿需求。
从现代大学建设来看,大学不提供住宿服务,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已是大势所趋。 但这也要求社会有相应的配套服务,保证社会化物流服务的公益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主要措施包括校外企业、机构为学生提供学生公寓服务等。 学生住在校外公寓或在校外租用自己的公寓,使学校能够专注于教育教学。 。 但这项改革随后遭遇阻力,被质疑影响学生寄宿教育、增加学生经济负担。
因此,近20年来,我国高校主要为学生提供集体宿舍住宿服务。 只有少数高校引入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校外学生公寓。
但如今,学校提供的集体宿舍的服务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例如,如果大学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行弹性学制,那么5、6年完成本科学业的学生的宿舍问题将如何解决?
随着我国高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推迟毕业,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
此外,近年来,我国多所大学都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如果必须为按规定学制毕业的学生提供住宿,扩招就会受到阻碍。 让专业硕士在校外租房也是高校应对研究生扩招的现实选择。
由于在校外租房的费用比学校提供的宿舍要高,不少专业硕士质疑学校增加负担、歧视专业硕士的做法:学术硕士既然也是硕士,为什么可以住校内宿舍? ?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要求职业师傅自己租房子。 相反,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在校外租房提供相应的便利。
为此,学校应与当地政府、街道、社区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住宿资源。 地方政府要将学生校外租赁住房纳入人才廉租住房政策,并给予适当的折扣和补贴。
学校还应整合校内、校外住宿资源,为所有学生平等申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住在校内宿舍或校外宿舍。 在实行免费申请制度的基础上,还应优先考虑贫困学生申请校内住宿。
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只有少数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部分校内住宿服务。 许多大学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外租房,这使得大学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教育和学术。 研究。
因此,没有必要为大学不提供住宿服务而大惊小怪。 相反,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实行社会化的住宿方式,既能有利于学校的办学,又能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履行保障学生的基本责任。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