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持续8天极端低温将告段落1500米冷气高空冷空气
12月15日以来,吉林省气温持续下降。 18日上午,吉林省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在-23℃以下。 东部山区冷得发紫,最低气温降至-32℃。 全省最低气温和龙白里为-39.6℃。 预计23日起,吉林省气温将开始自西向东上升,极端低温期将结束。
12月20日,长春市南湖公园,一群冬泳爱好者在零下24摄氏度的严寒天气里进行冬泳锻炼。 (资料图)张耀 摄
陈长生介绍,生活在东北的居民对“西伯利亚冷空气”都很熟悉,因为西伯利亚地区是引发东北寒潮和严寒天气的强冷空气的必经路径。 这次冷空气也不例外。 从5公里左右高度的气温分布可以看出,来自极地的巨大冷气团自西北向东南经西伯利亚扩散。 冷空气前沿向江南推进。 冷气团中心长期盘踞在东北地区,中心强度也长期维持。 -40℃以下,地表附近出现巨大的大陆性冷高压,这就是这种低温天气的来源。
本轮极端低温天气,吉林省各地地面气温差异较大。 特别是东部山区气温比平原高出10℃以上。 对此,陈长生指出,这与地形有很大关系。 海拔1500米左右的冷空气受地形阻挡,在长白山西侧积聚下沉,在山前形成冷堆,山地与平原的温差缩小。 反映。
陈长生分析,夜间长波辐射也是降温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天,地面及其附近的空气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而升温; 晚上,地面和附近的空气由于向外的长波辐射而冷却。 辐射降温与当地气象条件、地形地表条件密切相关。 辐射冷却在晴朗、干燥、有微风或平静风的夜晚尤其明显,并且更有可能发生在山区和冰雪覆盖的地区。
面对极低温天气,吉林省气象部门发布寒潮和严寒预警。 陈长生表示,寒潮不仅考虑冷空气相对于当前温度的强度,还考虑冷空气冲击的速度。 它是一种“动态寒冷”,通常伴有雨、雪和大风天气; 严寒是指冷空气的绝对强度,并且有一定的持续性,是“静冷”,通常天空晴朗,风平浪静。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