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反转剧”背后众生相:身份转变照见了答案
一年过去了,最新技术再次引爆科技圈。 不到五天的时间,创始人之一、公司CEO萨姆·奥尔特曼从“辞职”到正式宣布重返CEO岗位,只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 企业“法庭大战”并不少见,但科技圈内全球领先企业的高频反转却扣人心弦、惊心动魄,拍不成电视剧。 有网友戏称,“以前的奥特曼‘死了’,现在奥特曼牛葫芦回来了。”
今天,是奥特曼推出一周年之际,奥特曼正式重返首席执行官职位。 “反转剧”背后,众生的表象毫无真相。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并不是一场突发的疾病。 冲突爆发的背后,他身份的转变或许能提供部分答案。
出去
当 参加上周末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F1 比赛时,他收到了 Meet 链接。 当他回到酒店参加会议时,发现公司的董事会成员都在盯着他看。 董事会成员兼首席科学家 Ilya 告诉他,他被解雇了。
随后发布的消息震惊了科技界。 北京时间18日,官方突然发布声明称,公司CEO萨姆·奥尔特曼将不再担任CEO。 与此同时,公司前董事长格雷格·布罗克曼也将辞职,但仍留在公司。 ,向新任首席执行官汇报。
这是奥特曼始料未及的“妙招”。 事件爆发前三天,奥特曼只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提到,要在11月30日庆祝该片上映一周年。这不是知道自己要离职的人会说的话。 。
在硅谷,创始人被赶出的故事并不少见。 就像扎克伯格试图慢慢地磨掉萨维林,以及乔布斯被苹果赶走然后又回来的经典场景。
但对于一个曾经在博客中提醒创业老总“be——do not be easy to Push”(是——不要轻易推动)的人来说,被突然的一脚飞踢踢出界外,奥特曼更多还是少 有点困惑。
他首先在自己的X(推特)账户上发了几句话,表达了这段经历对他人生的重要性。 七小时后,他转发了格雷格·布罗克曼的推文。 主题是“山姆和我”。 它看起来更像是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写成的文字。 除了礼貌用语外,主要包括两件事:一是人们被“豁免”的简短时间表。 与此同时,布罗克曼宣布他将离开公司。 奥特曼后来发推文说:“这有点像在你还活着的时候读你自己的悼词。”
奥特曼社交媒体截图。
声明中,奥特曼被解职的理由是“他在与董事会沟通方面一直不诚实,阻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并且不再对自己继续经营业务的能力充满信心”。带领。” 但这件事却接二连三地发生。 这些指控无法与随之而来的外部压力抗衡。 声明发布后,多家媒体报道称,以微软为首的大股东和投资者开始向董事会施压,要求回归奥特曼。
第一个转折点似乎已经到来。 两天后,奥特曼在总部发布了一张自己高举脖子上挂着的“访客通行证”的自拍照。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戴这个东西。”
奥特曼佩戴访客通行证的自拍照。来源:奥特曼社交媒体账号
不过,这一次奥特曼与高管的会面以失败告终,宣布回归失败,董事会成员选择了前首席执行官埃米特·谢尔( )作为临时首席执行官。
十小时后,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发布消息。 上半年,他表示微软将继续致力于与微软的合作,并期待了解新任CEO和新团队的近况。 下半场话题一转,他宣布奥特曼和布洛克曼将加入微软,领导新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并为他们提供顶级资源。
之前还在帖子中晒出访客状态的奥特曼转发了这条即将加入队伍并成为新队伍队长的官宣,并评论道“任务仍在继续”。
放弃者
“使命”这个词在奥特曼的文章和演讲中频繁出现,在公司官网首页也频繁出现。 公司的诞生是一群自称拥有相同“使命”的人走到一起的结果。
2015年底,包括奥特曼在内的几位联合创始人商讨共同创办该公司。 除了将公司的技术方向定位为AGI(通用人工智能)之外,更重要的是确保AI技术在安全范围内发展。 “让它永远造福于人类”作为其核心使命。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制衡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防止人工智能垄断。
根据这一愿景,它最初是一个完全依靠股东投资来支持研究和运营的非营利组织。 整个公司由非营利性董事会控制。 根据方先生对公司架构的描述,董事不持有任何股权,也不享受其他报酬。 奥特曼只使用了Y(以下简称YC)的“少量资金”。 “投资间接持有股份。
资料图:标志。
如此特殊的目的和结构让董事会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宗教。 少数掌握财富方向和核心技术的消防员点燃篝火,为大家带来温暖,同时保持警惕,避免火灾成为问题。 人类带来灾难。
这应该就是奥特曼的初衷。 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他曾表示自己和罗伯特·奥本海默同一天生日。 尽管他在随后的采访中否认不是自己主动提出而是别人发现了巧合,但他确实经常在不同场合提到奥本海默,也有人称他为AI时代的“奥本海默”—— ——他今年 38 岁,正是奥本海默开始制定曼哈顿计划的年龄。
研制成功原子弹后,奥本海默想起了这句话:“我成为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奥特曼也很早就开始公开讨论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潜在威胁。 2016年秋天,奥特曼在朋友的豪宅召开私人观影会,播放HBO的电视剧《西部世界》,讲述人工智能觉醒引发的危机的故事。
奥特曼还引用了奥本海默的名言来捍卫AI技术:“技术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是可能的”。 他相信人工智能比人类更强的那一天终将到来,所以八年前,他创立了人工智能。 今年1月初,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照片,并配文“七年前的第一天”。 评论区置顶评论问道:“埃隆在哪里?”
奥特曼社交媒体截图。
今天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是奥特曼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两人在帕洛阿尔托的一次小型晚宴上决定创办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而这个名字正是马斯克想出来的。
两人的年龄差距接近15岁。 长期以来,马斯克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奥特曼导师的角色。 2016年的一次谈话中,奥特曼在左边,脸色苍白,身材修长,看上去就是典型的美国极客; 右边的马斯克,身穿印有特斯拉标志的夹克,表情真诚,但掌控感极强。 。
在谈话中,奥特曼向马斯克询问如何处理头脑中疯狂的想法。 画面有点不平衡,好像羚羊在问狮子如何捕猎; 仔细研究内容后,你可能会觉得这分明是两只狮子之间的对话。
狮群之间的分手发生在2018年。当时,马斯克决心在自己创立的公司中发展人工智能能力。 他试图说服奥特曼,由于它仍然落后于谷歌,所以应该并入特斯拉进行开发。 该团队拒绝了马斯克的提议,他离开时留下了“你们都是一群白痴”的话,并承诺继续提供资金。
奥特曼与马斯克的对话。来源:视频截图
从0到1的过程中,进展缓慢且烧钱。 奥特曼后来说:“当时的情况非常困难,我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和日程安排,以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资金。”
2019年初,奥特曼辞去YC总裁职务,接管了这家已经运行了四年的公司。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一家分利公司,然后担任CEO寻找融资。 当年7月,微软宣布将向微软投资10亿美元。
自此之后,两人的关系变得相当微妙。 采访中,有记者问奥特曼平时如何与马斯克沟通,他回答“通过推特上的私信”。 当《华尔街日报》报道马斯克创立人工智能公司X.AI时,奥特曼用哭笑不得的表情回应:“担心”。
奥特曼社交媒体截图。
马斯克还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质问奥特曼,“我还是不明白我捐款1亿美元创办的非营利组织是如何变成营利性公司的。如果这是合法的,为什么大家都不这么做”他们不都这样做吗?
对于马斯克的攻击,奥特曼保持沉默。 但当资本的柴火和质疑的传闻袭来时,“跳火者”的篝火必然会发生变化。
火玩家
在奥特曼遭遇这次“政变”之前,内部关于AI安全的分歧和争论一直存在。
早在2021年,几名员工就越来越担心公司变得过于商业化,特别是在安全问题上与管理层发生冲突后,他们选择离开并成立竞争对手公司。 这家被认为是强劲对手的公司以安全为卖点,创始人直接表示因为对商业化和策略的不满而离开。
为了生存,奥特曼或许不得不引入资本。 但随着他的一鸣惊人的成功重塑了人工智能的格局,并引起了整个人工智能市场的井喷,奥特曼或许很难抑制内心玩火的欲望。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会错过任何机会的人。
奥特曼出生于1985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长大。 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能自己总结出电话区号的编码规则。 8岁时,他收到了一台苹果电脑作为生日礼物,也是在那一年,他学会了编程。
作为一个天才,他并不卑微。 当兄弟俩回忆起儿时比赛的场景时,他们强调奥特曼非常在意输赢,总是说“我必须赢,一切都是我说了算”。
左边是奥特曼和他的兄弟姐妹小时候的照片。 右边是23岁的奥特曼。图片来源:
2003年,正当硅谷开始从网络泡沫中复苏时,奥特曼进入了斯坦福大学。 大二那年夏天,奥特曼差点成为高盛的实习生,但当时投行工作对他并没有吸引力。 在那两年里,里德·霍夫曼(Reed )和马克·扎克伯格(Mark )相继推出了这款产品。 奥特曼选择拉着两个同学辍学创业,创立了他的第一家创业公司——Loopt,一家为用户提供基于位置连接的移动应用程序的公司。
Loopt引起了硅谷亿万富翁、硅谷YC孵化器创始人Paul 的注意,并成功吸引了他对这个潜力无限的年轻人的注意。 格雷厄姆曾这样评价他:“如果你把山姆(奥特曼)放在一个食人岛上,五年后你再回来,你会发现他已经成为了这个食人岛的国王。”
Loopt是YC最早孵化的公司之一。 巅峰时期,其估值达到1.75亿美元,但奥特曼当时已经看到了极限。 七年后的2012年,他选择以434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 公司。 虽然Loopt并没有让他一炮而红,但却间接让他最终在2011年得到了的邀请,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YC。
奥特曼从成为合伙人到被任命为总裁只用了三年时间。 在YC任职期间,帮助了很多创业团队,传授了创业者经验。 2014年,一批中国企业家参观YC总部时,奥特曼亲自迎接。 一位企业家回国后写了一篇游记,记录这次访问。 他叫张一鸣,是当年刚刚崭露头角的字节跳动创始人。
奥特曼毫不犹豫地指导和分享。 除了经常在博客上输出《创业建议手册》、《如何成功》等实用建议外,他还经常更新自己的推荐书籍清单。 除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书籍外,还有几本小说,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奥特曼博客截图。
在这本充满矛盾和两极分化的书中,两位主人公安娜和莱文因为不同的性格和追求而拥有完全不同的命运。 事实上,本质上是“火玩家”的奥特曼和他仍然要“照顾火”的创始人伙伴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今年夏天,安全团队成立,致力于寻找防止人工智能失控的技术解决方案,了解和限制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危害。 安全团队的领导者之一是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兹克维尔(Ilya ),他在视频会议期间向奥特曼发出了开火的最后通牒。
Ilya 也出生于1985年,5岁时随家人从俄罗斯移居以色列,成年后随家人移居加拿大。 与即将离任的奥特曼相比,伊利亚似乎恰恰相反,生活简单,性格内敛。
他师从图灵奖获得者 ,并与老师一起在谷歌成立的人工智能部门 Brain 工作,参与开发了 2016 年击败人类冠军李世石的围棋 AI。
后来他和他的老师认为,他们掌握的AI技术太强大了,不应该被私人公司垄断,而应该让整个人类社会享受。 在 2013 年选择离开谷歌。离开后,他表达了对 AI 危险的担忧,并对开发 AI 表示悔恨和遗憾。 Ilya 于 2015 年离开 ,带着和老师一样的谨慎和警惕,以绝对核心技术人员的身份加入。
和Ilya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圆桌分享会。来源:视频截图
与擅长跳舞的长袖奥特曼相比,伊利亚露面的次数却很少。 去年年底一夜爆红后,奥特曼开始环游世界,拜访各地开发商和政治人物。 今年6月,奥特曼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做圆桌分享时,罕见地邀请了在以色列长大的伊利亚帮忙。 在这场珍贵的同台演讲中,两人在谈论共同使命的同时,伊利亚强调信仰和风险,而奥特曼更多地谈论创造和长远。
长期以来如此微妙的思想交锋,也让不少人怀疑奥特曼的毫无预警的消灭是以伊利亚为代表的保守派所为。
优胜者
时间被拉回到现在。
在奥特曼转发他关于加入微软的“使命继续”消息六小时后,伊利亚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我对自己参与董事会的行为深感遗憾。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我热爱我们共同建设的事业,我将尽一切努力使公司重新团结起来。” 这篇文章是在他上一篇文章一个月后发表的。
十分钟后,奥特曼转发了伊利亚的表白,并附上了三个爱情表情符号。 这是最近奥特曼社交媒体账号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表情。 在转发伊利亚之前,他还转发了很多员工的言论,风格一致,“没有员工什么都不是”。
奥特曼社交媒体截图。
奥特曼免职消息公布后,700多名员工签署联名信,要求奥特曼回归、董事会辞职,占公司员工总数的95%以上。 有些人甚至冒着失去签证或绿卡的风险来表达对他的绝对支持。
伊利亚的倒戈和员工的呼声让扭转局面的鼓声更加强烈。 最终,22日,宣布奥特曼将重返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 随后,布罗克曼也表示自己会回归。 持续了五天的反转大戏终于落下帷幕。
回国后,奥尔特曼重组了新的董事会,包括首席技术官布雷特·泰勒、曾任美国前财长的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以及此前曾担任董事会成员的亚当·迪天使。 罗. 一位资深科技观察家表示,“如果看本届董事会的构成,应该说,这是各方的最大公约数,也是结束这场‘政变’的最大公约数。”
从这一点来看,奥特曼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但如果把目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这从来就不是一场个人胜利的游戏。
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奥特曼被解雇后,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一直在斡旋谈判,以帮助他回归,包括发出邀请函邀请奥特曼及其团队加入微软。 在奥特曼被解雇、许决定加入微软的第二天,微软的股价上涨了2%以上。
在确定回归后,奥特曼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短文。 除了再次表达对他的喜爱之外,他在最后还特别强调:“我们期待巩固我们与微软之间牢固的合作关系。”
奥特曼社交媒体截图。
在看似“诸神归来”的结局中,微软笑到了最后。 在无人关心的角落,马斯克也悄悄发出了自己的回应。
在伊利亚表达遗憾的推文下,马斯克评论道:“你为什么要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如果你正在做一些对人类有害的事情,我们需要知道。” 在伊利亚转发奥特曼回归消息的评论区,马斯克贴出报道链接并问道,“这封信指的是什么?”
据路透社报道,有内部人士爆料,在奥特曼被解职的四天前,该公司的研究人员给董事会写了一封信,报告了可能威胁人类的人工智能发现。
马斯克的两个问题轻轻落在了地上,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超过)
参考:
1.“”
2.","
3.《怎样做》
4.《适合19岁的人》
5.《日子很长,但日子很短》
6、“权力之争一再反转,众生相貌无真”钛媒体
7.《独家|闹剧结束,山姆属于微软》福布斯
8.《山姆:被硅谷抛弃》AI风格
9、《全人类最担心的“AI安全”,导致山姆最终“失业”》极客公园
10、《爆炸!幕后天才8岁学编程,20岁从斯坦福退学》红星新闻
11.《AI董事会领先于CEO》
12.“山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首席执行官,他认识我们。我们对他了解多少?”
13、“5年30位高管辞职,但真正的老板留不住”甲子光年
14. Sam和Ilya同台精彩观点:特拉维夫大学圆桌会议(视频)
15、《专访CEO阿尔特曼:中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中国企业家杂志
16.“48小时大地震逆转”城市边界
17.《埃隆·马斯克传》中信出版社
18.《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汉译出版社
19、《政变背后是科学家创始人的挽歌》未来神谕
20、《AI停滞6个月:山姆失踪和一封公开信》福布斯
实习生岳洁宇也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