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天气预报气温与体感气温为何有差距?记者实地探访南宁气象站

大众热点 2024-08-10百姓话题
中新网南宁8月9日电(王以照 孙文昱)近期,中国南方多地高温,部分地区气温直逼40摄氏度。部分民众表示,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预测,和自己的体感并不完全吻合。……

近期,南方居民是否遭遇了炎热高温困扰?尽管媒体报道气温仅为35℃,然而实际户外环境却如被浸泡在水中,湿度极高。本文将揭晓此反常气候现象背后的成因,深度剖析气象预报和人体热感知之间的微妙联系。

天气预报的温度是怎么测出来的?

气温差别_气温差别是什么意思_

数值模型所依赖的天气数据,并非臆断之物,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户外草坪百叶箱。这些百叶箱远离城市喧嚣,高1.5米,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湿度测量的干扰,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在设计方面,百叶箱采用四面百叶窗,呈45度人字形排列,既可抵御风雨侵袭,又具备优良的通风效果,使得仪器能更精准地捕捉大气温度的微小变动。

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的差距

实际上,现实气温和天气预报温度之间产生差异是由于人体对于温度的感知有所不同。原因在于大气中的云层覆盖、降水量、气压、湿度、海拔以及风速等气象因素都能影响人体对温度的真实体验。因此,尽管气象部门给出了具体的气温值,但户外或者室内温度的实际感测情况依然有很大差别。以35℃为例,虽然仪器显示出的室外气温,但是经过室内环境调节后,实际人体感知往往仅有32℃;反之若处在户外条件下,可能实际体温会飙升至大约40℃。再如,在水泥、柏油路面上行走时,身体的实际感受温度甚至可以达到华氏60℃;而在蒙皮金属表面,体温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到超过70℃,足以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

气象观测站的选择

关于选址问题,您或许困惑于气象观测站何以置于偏僻之地?这决定于确保温度测量精确和让我们更全面理解气候变迁规律。鉴于城市热量较大,使得气候学者质疑全球是否正在快速升温。因此,我们需要将观察站点设于城市上方,且远离人群密集区,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普遍性。

气温差别是什么意思_气温差别_

城市中的自动观测站

尽管尚未在市区建立气象站点,但南宁已经投入使用30多个自动化监测点,为精确的天气预报提供支持。目前,全市均可在5公里内获取精确至每小时的天气信息,同时详细的气温和降水数据亦通过网络及手机应用实时传递给公众。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虽然气温预报精准度尚存争议,但仍有实际案例表现出色。以广西南宁市气象局为例,每日气温预报精准度达近88%。更值得关注的是,该部门已经成功研发了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精密气温预测系统,并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

体感温度的个体差异

个体间对体感温度的差异再受瞩目,户外休息或进行体力劳作的多元因素皆可能主导人的感受。以炎夏为例,即使工厂生产线的员工与休闲者在同样的高温环境下,他们的体感温度仍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在天气预报偏颇时,我们需了解个人自身的体感温度是否已被影响。

气温差别__气温差别是什么意思

结语:高温下的思考

夏季来临之际,牢记天气预报,掌握必要的防暑知识。希望气象研究持续深化,提高天气预测精度,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在此提出疑问,您是否曾经历过天气预报与实际感受温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如有,您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验,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转发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