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北京儿童医院门急诊量不同程度增长患者称“中招”

大众热点 2023-10-31百姓话题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邵萌)发烧、咳嗽、咽痛……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的到来,不少人反映自己或孩子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症状。另据媒体报道……

中新网近日走访发现,多家医院门急诊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一些患者表示,他们不得不在医院急诊室等待五六个小时。 患者以儿童居多,但也有不少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 除了大家熟知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还包括细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等。

专家提醒,需警惕肺炎支原体与腺病毒、肺炎链球菌等其他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混合感染。

发热门诊大排长龙,儿科门诊、急诊室人满为患。

“895号。” 10月24日下午4点左右,邵女士带着咳嗽了10天的儿子完成了采血。 中午,当他们到达北京儿童医院终点站采血窗口时,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队,号牌上提醒着,“前面有95人。”

10月24日下午,北京儿童医院外周血采集窗口外排起长队。受访者提供

“他17日开始咳嗽,19日到大兴医院抽血化验,血常规正常,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但由于最近肺炎支原体增多,医生还开了消炎药、止咳药和阿奇霉素,但是吃了5天药后,孩子咳嗽越来越严重,晚上会醒很多次,所以我就带他来这里检查一下。看。” 邵女士告诉中新社,她吃了三天药,只是“错过”了发热咳嗽门诊的号码。 “医生说有一些细菌感染,就是急性支气管炎。”

陶女士的家人也对患者数量感到惊讶。 18日中午,当他们从北京通州赶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简称“儿院”)时,已经接到了900多个急救电话。 “谁能想到,热闹的不是春节,而是儿童研究所。” 陶女士感叹道。 在她发来的照片中,药品领取缴费大厅里人头攒动。

10月18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取药和收费大厅人山人海。受访者供图

10月18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药品收缴大厅人头攒动。受访者提供

陶女士告诉中新社,她的孩子今年5岁,在幼儿园中班就读。 国庆假期刚过几天,孩子午睡醒来,发烧38.8℃,并开始咳嗽。 10月12日、15日,我去了附近医院。“我做了两次血常规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均为阴性。” 医生说是病毒感染,开了阿奇霉素、止咳药等。”

三天后,孩子虽然不再发高烧,但咳嗽、喘息依然剧烈。 雾化服药后没有明显效果,陶女士拨打了儿童研究所的专家电话。 医生认为,孩子似乎是因咳嗽、发烧引发的哮喘。 。 “他们班有24名学生,现在有一半不去上课,有的发烧、咳嗽,有的担心感染不敢去。”

类似的情况在南方也发生过,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儿童。 “我们医院对发热咳嗽患者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近半个月发热门诊患者有所增加。” 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

“年龄越小,混合感染的风险就越大。”

肺炎支原体感染疫情尚未结束,流感季节已经开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10月9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显示,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中流感样病例比例从2023年第35周的3.4%上升到第38周的4.6%和第39周的4.5%。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流感周报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南方部分省份疫情持续上升,全国报告流感疫情42起。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我国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年)》指出,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相互作用或共同流行的风险。如流感。 中新网注意到,近日,不少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IP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感染甲型流感和细菌感染的经历。

10月26日上午,北京天坛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区。受访者提供

北京天坛医院的儿科医生和护士最近很忙。 该院一名儿科医生告诉中新社,儿科门诊每天候诊的病人可能有四五百人,比过去增加了三四倍。 “我们还没有到拐点,目前感染主要是肺炎支原体,部分婴幼儿容易出现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都是散发性的。”目前病例不多。甲型、B型流感病例最近也开始出现阳性结果。”

中新网24日下午3点左右在中日友好医院看到,急诊候诊大厅几乎座无虚席。 大多数人都是等待治疗的老人。 时不时地传来几声咳嗽声。 发热门诊外也有很多人在等候。 在儿科门诊和急诊室,等待治疗的人数已达158人。许多孩子与家人依偎在一起,手里拿着针头。 传来咳嗽声和哭声,小孩子停在过道旁的婴儿车里。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输液处。邵萌 摄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输液科 邵猛 摄

卢洪洲介绍,国庆节后,该院患者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的是肺炎支原体(34.33%),其次是甲型流感病毒(12.17%)和乙型流感病毒(5.79%)。 %)、呼吸道腺病毒(2.76%)、呼吸道合胞病毒(2.03%)。

他提醒,腺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可与支原体混合感染,而且孩子越小,混合感染的风险越大。 如果合并支原体感染,孩子的症状会加重,家长更要警惕。

为什么呼吸道传染病如此流行?

多地疾控部门发布的提醒和媒体报道显示,近期全国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有所上升,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与之前的 COVID-19 大流行有关吗?

在卢洪洲看来,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人数可能比往年明显增加,这与支原体流行情况相符。 在COVID-19流行之前,肺炎支原体感染已流行多年。 每3至7年出现病例高峰,每次流行持续1至2年。 疫情期间,大家采取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方法。 支原体肺炎患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也导致易感人群增多,群体免疫力恶化。

“研究表明,支原体流行率较低,可能会导致儿童因缺乏免疫刺激,对支原体的免疫力下降,再次接触支原体时,会出现免疫过度反应,导致更严重的疫情爆发。”经过三年前的疫情政策调整,当人们再次接触肺炎支原体时,就会产生免疫过度反应,就会发生疫情,尤其是幼儿。” 卢鸿舟说道。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门诊里,孩子们正在接受输液。邵萌 摄

在回答一些网友提出的“呼吸道疾病似乎比以前更严重”的问题时,卢鸿洲解释说,在COVID-19疫情期间,几乎所有传染病都明显减少。 如今,各种传染病都相对增加,而不仅仅是呼吸道疾病。

他指出,以前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很好,但现在人员流动性明显增加,人们出行时防护做得不够或者不戴口罩,增加了风险的感染。 另外,由于检测手段的增加以及医患双方对精准治疗的重视,检测数量有所增加。 而且,现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和严格,特别是对于幼儿,因此医生在治疗患者时更加注重病原学检查的结果。

他认为,上述疑虑的产生是由于疫情后人们防控意识下降、送检标本增多、检测手段增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不仅仅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出台。冠流行病。

多措并举应对呼吸道疾病就诊高峰

中新社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国家卫健委专门制定发布了2023年版《儿童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对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和治疗规范提供了详细指导支原体肺炎。

为了缓解就医压力,不少医院也在采取行动,动态调整服务,增配人员、增加门诊量、开设临时夜诊室、增设儿科病房、优化就医流程等。 卢洪洲介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增加了支原体核酸检测频次,还建立了发热门诊人员配备机制,如果患者人数增加,会及时补充医护人员,满足患者需求。进行治疗。

药品供应方面,随着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需求增加。 据媒体报道,多家上市药企纷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目前阿奇霉素等相关药品生产和销售正常,满足市场需求。

针对季节性流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年)》,建议所有≥6个月大且无接种禁忌症的人群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各地也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流感疫苗接种,例如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疫苗接种。

感染高峰期个人应注意什么? 卢洪洲表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总体并未呈指数级增长,尚未达到感染高峰。 预计支原体感染的流行高峰可能出现在冬季。 家长应做好准备并采取预防措施。 虽然目前还没有支原体疫苗,但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有疫苗,建议接种疫苗,以防止合并感染和重症病例的发生。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