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22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去世
葬礼按照当地习俗举行。 亲戚和村民向李梅锦先生告别。
11月10日,有一张李玫瑾儿子抚摸母亲的照片。中新社记者 张千一 摄
李玫瑾的儿子张太国告诉记者,11月9日晚上9点左右,母亲在家中因病去世,享年98岁。“她走的时候很平静。”
至此,纪录片《二十二》中日军“慰安妇”制度的22名幸存者全部死亡。
1941年,李枚锦被突袭该村的日军强行抓获,囚禁在一个据点。 她白天工作,晚上遭到日军性迫害。 勇敢的她多次反抗,却被日本兵打得鼻青脸肿。 十多天后,她终于找到了逃离那个人间地狱的机会。
“我母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那段屈辱的经历,她也不想再提起那些悲伤的事情。” 张太国说,他的母亲是一个开朗、爱笑、勤劳、善良的人。 每年她生日的时候,她的孩子和亲友都会聚集在家里,四代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儿孙环绕。
图为李梅锦夫妇生前合影。中新社记者张千一翻拍
许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都关心李玫瑾的生活。 “老人去世得太突然了。” 长期支援日军“慰安妇”制度幸存者的海南志愿者陈厚志难掩悲痛。 陈厚志说,李梅锦奶奶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孩子们都很孝顺。 奶奶以前身体很好。
李玫瑾的儿子张太国说,母亲生前是一个开朗、爱笑的人。 图为记者拍摄,右侧为李梅金老人。中新社记者张千一转载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主任苏志良当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日军在中国大陆的“慰安妇”受害者人数估计为超过20万。 自1995年以来,中国大陆24名日军“慰安妇”幸存者已四次对日本政府提起诉讼,原告均败诉。
苏志良表示,目前在中国大陆登记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幸存者仅有9人,平均年龄超过95岁,她们晚年的身体和生活条件大多都不是很好,千疮百孔。患有疾病。 日本人的暴行给他们留下的身心创伤将伴随他们一生。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苏志良表示,近年来,国内多地建立了慰安所遗址陈列馆,保护历史建筑,公开文物和证据,用各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关心遇难者和幸存者。 。 生存现状。
“奶奶一路走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网络平台上,不少人对李梅锦老人的去世表示哀悼。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