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志愿服务分队成立5年来,队伍越来越大
队中最具特色的器乐合奏是脍炙人口的花鼓戏《刘海砍樵》《欢乐海洋》和听不完的湖南民歌《祖国好山河寸步不让》 《三湘四水如画》、独特的安仁特色、经典舞蹈《打开阳阳门》、欢快的三句半台词《交通安全文明》、方言小品《懒人逃亡》 《贫穷》《三个老婆》……看宣传队的节目单,既有歌舞、合唱,也有各种乐器合奏,有三行半、大鼓、小品、朗诵,还有花鼓戏、昆曲等传统戏曲。 各种节目丰富多彩。
各种荣誉也随之而来。 除公益演出外,宣传队还参加省、市、县文艺演出或比赛并多次获奖。 合唱《太行山上》参加2018年湖南省离休干部合唱比赛并荣获优胜奖; 舞蹈《自由之歌》参加2019年湖南省离休干部合唱比赛并荣获优胜奖; 小品《懒人脱贫》参加2018年郴州市群众文艺演出荣获银奖; 舞蹈《打开阳阳门》参加2022年10月郴州市“舞动郴州”广场舞大赛并获奖...
对于宣传队成员本身来说,更大的收获是脱离了“以子孙为中心”的传统生活模式,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过上了新的、精彩的生活。 “我学了二胡和萨克斯。” “我学会了大鼓,我的健康状况变好了,精力和精力也变好了!” 当分享学习成果时,团队成员总是很高兴。
合唱团指挥刘维卡退休前是一名音乐教师。 自从加入宣传队后,他又开始了新的课程,“呼吸练习、发声练习、音调校准……每一堂课都不容易,但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练习。” ,我时刻感到快乐、学到知识、受用,更有成就感。”
队员们还表示:“我们不仅要安享晚年,还要通过自己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老年人感受到幸福,绽放夕阳的美丽。”
“多讲‘本土’话语,传递正能量。”
宣传队的表演从来不缺观众。 演出所到之处,乡镇集市、公园一角、社区广场、永乐河畔,场地总是挤满了观众。 观众的认可和肯定是宣传团队坚持公益演出的动力。
“在一次表演中,一位91岁的老太太坐在小学生的背包里观看表演,这给了我们灵感。” 李永才说,老奶奶一生从未离开过家乡,能观看现场表演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演出结束后,老太婆仍不满意,问道:“你什么时候再来?我还想看。”
每次他们到乡镇演出,当地群众总是以最饱满的热情回应队伍。 他们不仅自带工具帮忙搭建舞台,还给演员免费提供水果和茶水。 演出过程中,观众从头到尾观看,不断鼓掌,不敢动,生怕错过演出。
传道团队表演为何如此受欢迎? 李永才认为,最关键的秘诀是节目脚踏实地。 “我们的节目内容创作不仅要与党的政策挂钩,更要与人民群众挂钩。 在形式上要讲更多的‘乡土’气息和人民语言,让演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安仁特色,传递健康、正能量。”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节目单也紧跟时下热点,更新及时。
在脱贫攻坚战中,宣传队创作了小品《懒人脱贫》,讲述了贫困户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故事,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贫困。 走进乡村校园时,宣传队特意创作了聚焦乡村教育的小品《三个爸爸》。 “说出留守儿童的心声,呼吁老师和家长关爱孩子,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弘扬安仁春分赶树枝的传统习俗,宣传组特意创作了歌舞表演《打开阳阳门》,生动地传达了奔赴支线的风俗理念,并搬上舞台展示给观众……
宣传队队长刘爱国表示,创新创业从来不限于年龄。 他们一直坚持在形式、内容、节目选择上不断创新。 本轮巡演,他们将走遍安仁县各乡镇,接触更多群众。 在家门口享受一场文化盛宴。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