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只重营销轰炸,服务意识淡薄,谈何对客户的尊重

客服   骚扰   人工   营销   商家  
大众热点 2023-10-16百姓话题
田闻之据报道,如今大家接到的骚扰电话多是AI客服上阵,它们自说自话、不知疲倦,令人不堪其扰又无可奈何。装修、卖房、培训、健身等行业则是“重灾区”。“营销骚扰”……

据报道,我们现在收到的骚扰电话大部分来自AI客服。 他们自言自语,不知疲倦,又烦人又无助。 装修、卖房、培训、健身等行业属于“重灾区”。

营销骚扰”堪称社会治理的痼疾。 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客”,一些商家不择手段。 从发垃圾短信到疯狂打电话,再到如今乘坐人工智能的“快车”,花样不断更新。 后者因其低成本、高效率、24小时在线、无情绪波动等特点而具有突出的“优势”。 与人类每天拨打两三百个电话相比,机器人可以拨打 5000 个电话。 有的公司每年拨打的骚扰电话甚至超过40亿次。 但当客户实际遇到什么问题,向AI客服寻求帮助时,却往往“鸡同鸭讲”,成为沟通中的“拦路虎”。 只注重营销轰炸,服务意识淡薄,如何能尊重客户? 在此过程中,仍有不少灰色产业链若隐若现,非法去除标记、窃取数据、买卖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蠢蠢欲动,令人防不胜防。

商家营销并没有错,“营销+AI”也是趋势。 问题在于滥用和混乱。 无论对方是否需要,无论通话时间是否合适,一通电话就来,就像路边塞着传单一样。 但是,传单可以被拒绝,短信可以被阻止,人们可以手动回复。 然而,AI客服在技术的支持下,“骚扰力”倍增。 如果任其蔓延,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困扰,还会影响市场的健康运行。 事实上,有人已经想好了应对办法,要么是AI一听就“秒挂”,要么是设置语音助手,让“魔法战胜魔法”。 但这样一来,AI的技术价值就被扭曲和浪费了,也与营销的初衷背道而驰。 商人也“丧妻失兵”,劳而无功。

科技应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而不是让生活变得更烦人。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规模已达66.8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81.3亿元。 人工智能客服,如何实现到家“服务”,真正“智能化”,迫切需要系统规范和更有力的监管。 有业内人士指出,“人工智能”二字的关键不是(智能),而是(人工智能)。 尊重人、做好服务、少做琐事,是立业之本。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