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完成儿童心脏移植手术仅1岁9个月
一个月前,年仅1岁9个月、体重7.5公斤的潇潇(化名)在上海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 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7日透露,晓晓今日出院。 据研究,迄今为止,华东地区接受心脏移植的婴幼儿中,没有一个年龄更小、体重更轻的。
医生和护士检查了晓晓的身体。 (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供图)
来自厦门的晓晓出生3个月后被诊断出患有扩张型心肌病。 此前,她曾到多家医院求治。 两个月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复旦大学儿童医院就诊。 心内科主任刘芳告诉记者,当时孩子的心脏已经扩张成球形。 经过全面检查和评估,专家组发现潇潇的心力衰竭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仅靠药物治疗已经无法维持。 经过多次讨论和评估,心血管中心团队一致认为,心脏移植是挽救晓晓的唯一途径。
心脏是人体正常运转的发动机。 心力衰竭又称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即发动机的功能严重受损,不再能够完成正常功能。 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来说,更换新发动机是挽救他们的唯一希望。 医学上称为“心脏移植”,也常被称为“心脏置换”。 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叶明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儿童心脏移植的技术难度远高于成人,而儿童能够获得合适供体心脏的比例也比成年人低很多。 目前,在中国,只有少数移植中心可以进行婴儿心脏移植手术。 中国每年仅完成约50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
据悉,11月6日,潇潇终于等到了捐献者。 获得珍贵的供体心脏后,移植组张文波医生连夜赶回医院。 外科移植团队立即开始手术,将心脏放入孩子的胸腔,完成精密的吻合。 半个小时后,随着“打开主动脉”的命令,新生的心脏在潇潇体内开始跳动! 叶明教授表示,整个治疗过程非常顺利,心功能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 这也得益于心内科术前个体化、精细化的心力衰竭治疗策略,以及心外科、心脏监护、护理团队的配合和精准政策。
据介绍,晓晓术后仅36小时就脱离呼吸机,心跳、血氧、呼吸均平稳。 又经过三天的治疗,孩子已经能自己喝牛奶了。 超声心动图评估确认潇潇恢复良好后,被转入普通病房回到父母身边。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