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中小学班主任同样需要减负

大众热点 2023-11-11百姓话题
中小学班主任同样需要减负最近,河南一位23岁班主任跳楼自杀,引发人们对班主任职业压力和精神状态的关注。“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只做教书育人的工作?”遗书中的这句发问……

近日,河南一名23岁班主任跳楼自杀事件,引发人们对班主任职业压力和精神状态的关注。 “老师什么时候只能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了?” 遗书中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同事的发声。

近日有媒体整理数据发现,多项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自评量表的抑郁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 与非班主任相比,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的抑郁得分高于非班主任教师。 教师。 过去几十年来,大量调查研究“无可辩驳地表明”,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紧急关注。 边界的模糊、无限的责任、无限的道德压力是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

2018年,有媒体采访发现,教师普遍不愿意担任班主任,中小学正在经历“班主任危机”。 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无限的工作时间和无限的责任; 孩子性格鲜明,班主任管理起来很困难; 家长和社会期望太高,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归咎于”班主任。

不同时期的多次讨论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化解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压力。

为了减轻教师负担,国家做出了很多努力。 2019年《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要严格清理规范中小学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并进行检查校园内的评价、社会事务要减少。 ,减少填报工作,减少中小学教师调动。 可以说,事事都说到老师的心坎上了。 当然,重要的是执行,难的是执行。 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教师认为各种检查持续增加。

这些困扰教师的非教学任务,有的来自教育系统内部,有的来自外部。 不管怎样,老师都缺乏话语权,只能来执行任务。 真正落实减负,需要从内到外进行系统治理,特别是要制止那些肆无忌惮地伸向校园的手。

班主任的精神压力一方面来自于上述不合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现实与期望不符。 班主任的工作综合性很强,不可避免地带有行政色彩。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指望上课、批改试卷是不现实、不合理的。 但在实践中,愿意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并不多,不少是被“推”上岗位的。 因此,一旦他们不受控制地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科外的工作”上,即使是正常合理的负担,也会产生一种落差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职业倦怠。

对此,目前的主流做法是通过增加班主任津贴、在职称晋升、绩效评价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等方式来增加该职位的吸引力。 一些学校还设立了“班主任教师节”,以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另外,不妨探索班主任专职教学,让那些只想当科教师的人可以全身心地教学,让综合能力和意愿高的人可以承担班主任的工作。 (南方日报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