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学车试点效果初显车辆运行准点率100%
9月1日起,北京试行学生公交服务。 按照“一区一策”、“一校一策”、“一线一规划”的原则进行线路规划和场地设计。 最终选定4个区的13所学校进行试点。 首批25条校车线路9月1日投入试运营,共设置97个公交站点。 交通、教育、交管、试点地区等多方通力协作,用心、用情、用心,保障校车安全运行,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舒适、可靠的校车新选择。
据监测,开学以来,试点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有所改善,上下学高峰期交通拥堵得到缓解。 与公交试运行前相比,学校门前接送学生的三轮、四轮车辆减少了14.5%,接送学生的汽车数量减少了7.4%。 平均交通指数为5.03,处于“轻度拥堵”级别。 车辆准时运营率100%,试点效果初显。
9月1日起,交通、教育、公安、交管等部门工作人员与家长、学生一起,深入社区、学校、线路站点,乘坐校车,随时排查、了解、解决运营问题。
例如,为了优化乘客报送的繁琐上下车流程,快速验证和统一签到可以提高乘车体验和学校出行效率。 空姐和志愿者密切关注车厢内学生的动向,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上车前和下车后,警察、教师、保安、志愿者“四队”在学校门前维持现场秩序。 高标准建设运营监控调度平台在北京政务京通移动终端上线,实现校车运营实时调度监管。 政府部门、学校、运营公司和家长可以通过平台或手机查看车辆运营情况和学生乘车情况。 等状态。 公安交管部门在运营节点周边设置“校护岗”,创新设计“教育路”,全力为学生车辆保驾护航。 开学以来,校车运行保持“零事故”、“零车辆故障”。
北京正在积极打造校车文化,将学校教育延伸至车厢。 学生上下车时主动向车厢工作人员打招呼。 学校在车厢内张贴知识海报,播放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视频和音频,为早起晚归的学生打造微课。
班车运行一个月来,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 根据现场调查反馈,95%的学生和家长认为校车内设施安全、舒适、方便、准时; 94%的学生和家长认为校车安全; 75%的学生可以在8分钟内从家到达公交车站。 关于驾驶学习站点,我认为骑行点的设计比较合理。 首批试点学校和线路推出后,校车吸引力不断增强。 清华小清河分校、陈经纶中学嘉明分校等学校的学生家长提出了诉求。 区政府迅速响应,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线路勘察、场地设计。 已开通5条新线路。 截至目前,共开通线路28条,设立试点学校16所。 日均运送旅客由1599人次增至3300人次,投入校车70辆。
北京市交通部门表示,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持续跟踪评估,不断优化和提高校车安全和服务水平。 及时回应家长和学校的关切,通过优化线路和站点布局、完善运输服务、新增“点对点”线路,更好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同时,在总结试点公交车上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准备开通新线路,力争明年春季开学时逐步向更大范围推广,让更多家长学生可以受益。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