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林芊吟:风土人情情的中国元素
林浅音在北京交通大学。章子怡摄
“我从小就想来中国”
从书籍和电视剧中了解中国,是林浅音从小就在做的事情。 作为一名马来西亚华人,她的日常生活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 她可以和父母说福州话,并在学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诗歌。 在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十六、十七岁的林浅音萌生了去中国留学的念头。 她说:“其实我的祖籍是中国福州,所以我一直对中国很好奇,也想来中国。”
此外,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是林浅音想去中国留学的重要原因。 她说,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发展,特别是交通和物流方面,比马来西亚快得多。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马来西亚与中国开展了许多项目合作,交通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如建设吉隆坡2号线、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机会。 于是她选择来中国学习物流管理,希望将来能用学到的技能回报家乡。
林浅音在恭王府。受访者提供
来到中国后,林浅音很快适应了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 忙碌学习的同时,林浅音也享受着北京的风土人情。 她兴奋地说,她喜欢去故宫、恭王府、天坛等地方。 也许因为她是中国人,在这些历史建筑面前,她不仅惊叹于这些建筑的美丽,还感受到了一种归属感。 “如果你看我的血统,我其实是中国人,所以每次去这些美丽的地方,我都会感到有点遗憾。不能在中国长大,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小小的损失。”林千音说。 。
“一带一路”是一座桥梁
在学习中充实自己,是林浅音出国留学的初衷。 回忆起在中国留学的收获,林千音感慨道:“我心里尽力了,参加了学校的很多活动。今年我还竞选了北京马来西亚学生会的主席。平时我为在北京的马来西亚同学解决问题。有一些问题和活动,大学生活很充实。”
林浅音参加活动。受访者提供
“我是一个喜欢分享的人,所以我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我在中国留学的经历。” 在中国的这些年,林千音向亲朋好友介绍了她在中国生活的许多经历。 很多马来西亚同学都会被她“种草”,向她询问去中国留学的事情。 在与她的聊天中我们得知,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哥哥也选择了去中国留学,目前在北京交通大学读大二。 她说:“其实我很感谢共建‘一带一路’,我和哥哥一起上大学,相隔两年,如果没有‘一带一路’奖学金,我们现在就很难了。”像我们现在一样安心学习。”
林千音和弟弟在北京参加马来西亚运动会。受访者提供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 谈及对“一带一路”的看法,林千音表示,“一带一路”就像一座桥梁,拉近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对她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中国后,她结识了来自越南、泰国、柬埔寨、俄罗斯等国家的同学。 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大家聚在一起,有话题交流分享,也有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未来,林千音希望能够继续到中国读研究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更多的中国。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