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探访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村舞

大众热点 2023-12-04百姓话题
中新社云南普洱12月1日电 题:弹吉他的拉祜族父女:唱快乐的歌 促家乡发展作者 刘玥晴 黄兴鸿在中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有一群多才多艺的拉祜族人……

作者 刘乐清 黄兴红

在中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生活着一群多才多艺的拉祜族。 他们不仅会吹笛子、吹竹管、跳笛子、跳摇摆舞,而且弹吉他、唱歌也很擅长。 他们的愿望是继承传统,让全国乃至世界听到。 到达。

日前,中新社记者走访了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大堡村。 在这个拉祜族村落,他们遇见了这群能歌善舞、乐观创新的人们。

20世纪50年代,有一部讲述拉祜族故事的电影《芦笙情歌》很受欢迎,其中插曲《结婚誓言》也很受欢迎。 老大宝舞台上表演时,熟悉的旋律响起,观众席爆发出阵阵掌声。

吹芦笙、跳芦笙是拉祜族男子的“必修课”。 61岁的村民李世凯12岁开始学习芦笙,并跟随四位大师学习芦笙舞。 18岁时,他成为当地年轻一代的“芦笙王子”。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拉祜芦笙舞的传承人,教村民吹芦笙、跳芦笙已经逐渐成为李世凯生活的一部分。 在他的号召和指导下,村里几乎所有男人都会跳芦笙舞。 此外,还有120多名村民因为他而学会了弹吉他。

1984年,李世凯到离家30多公里的地方学习拉祜文字。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吉他这种来自西方的乐器。

“这把吉他的声音非常好听,我立刻决定买一把。” 李世凯告诉记者,在家和妻子商量后,他把家里的一头猪卖了,去县城花50元买了一把吉他,学了7天后,就掌握了弹奏的基础知识。 凭借天赋和努力,日后他的吉他技艺越来越纯熟。

受李世凯的影响,他的三个孩子也喜欢吉他。 “现在他打得比我好。” 他笑着说道。

大女儿李娜若13岁学习吉他,16岁开始创作歌曲,拥有40余首原创作品,其中《快乐拉祜》等作品在当地广为流传。

李世凯还教邻居弹吉他。 越来越多热爱音乐的拉祜族村民“弹奏”吉他,这已成为老大堡一道独特的风景。

他们渴望把拉祜族的风采展示给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

老大堡村民艺术团多次受邀到国内外演出。 给李世凯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他第一次来北京。“亲眼看到了长城、故宫、天安门,这些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地方,我感到非常兴奋。”

李世凯指着村道边的紫荆花介绍,他在香港演出时,发现紫荆花非常漂亮,就引种苗来种植。 紫荆花装点了村庄,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2013年,澜沧老大宝欢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成立。 如今,已有200多名村民加入,也能分享演出收益。 近10年来,他们在村里演出近千场,为家乡吸引了人气,带动了当地旅游业。

除了传承民族文化,李纳若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拉祜族的风土人情和风情。 “我希望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拉祜族人民快乐的歌声。”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