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为媒共促文化交流互鉴“大使茶座”走进黄山
【解说】黄山市祁门县天之鸿旗红科技博览馆,琴声、鼓声中,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哥斯达黎加、突尼斯等国驻华大使代表来到中国,以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聚一堂,大家一边欣赏茶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表演,一边品尝祁门红茶的独特风味。
【同期声】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
茶文化、古琴、傩戏等表演都体现了该地区传统生活的文化基础。
【同期声】哥斯达黎加驻华大使阿尔弗雷多·奥尔图诺
我对今天所看到的感到非常惊讶,现在我比以前更了解茶文化了。 我们来自一个咖啡文化浓厚的国家,茶对我们来说是新鲜事物,我知道我国的年轻一代更欣赏这一点。
【解说】茶起源于中国,流行于世界各地。 中国茶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将茶文化传播到海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中国茶。 如今,中国茶已成为传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文化使者。
【同期】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
世界各地的人喝茶的时候,都知道这个茶来自中国,所以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用,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同期】哥斯达黎加驻华大使阿尔弗雷多·奥尔图诺
从瓷器、茶叶、木工艺品,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这么美妙的音乐和戏剧,我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解说】一抹茶,一段回忆。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黄山作为“中国名茶之都”,拥有十大名茶中的三种。 2022年,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截至目前,黄山市已有5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位居安徽省第一。
【同期】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
黄山、徽州地区有许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 非遗产品不仅仅是产品,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解说】文化传承,共生共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的“记忆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有力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通过讲述非遗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深化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同期声】哥斯达黎加驻华大使阿尔弗雷多·奥尔图诺
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是值得学习的。 中国现在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参与者,当你决定与世界合作时,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期声】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
广泛推广这些非遗产品,通过贸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想不仅仅是GDP的问题,更多的是让徽州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欣赏中华文化还有安徽文化、徽州文化。
刘红河、姜伟、王娜安徽黄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