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领导开会怒砸水瓶后村民拍桌回怼”
近日,一段“镇领导开会愤怒砸水瓶,村民拍桌子回应”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据媒体查证,事件发生在海南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东兴村委会土地整理项目协调会上。 据当地官员介绍,在主席台上愤怒砸碎水瓶的人是东山镇镇长付某某。 网络视频不完整,已召开会议批评涉事官员。 付某某证实,已按照程序向上级汇报此事。 事件发生后,镇政府也召开会议对涉事干部进行了严厉批评,具体调查结果稍后公布。
据官方消息,网上视频并不完整。 视频一开始,市长说:“让我把话说完。” 观众席上有人拍着桌子。 这场冲突的更大背景是当地正在进行土地复垦工作。 这次会议是相关部门召开的解释工作,但也有人不同意。 “观众中有些人多次上门反映问题,但没有任何诉求。 ”。
虽然这个说法不是最终的结论,但也能看出一些人的“委屈”。 如果站在市长的立场上,“愤怒地砸碎水瓶”在情感上或许并不难理解。 作为基层负责干部,我们要面对基层复杂的矛盾。 土地整治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 可以想象,一旦有人觉得自己“吃了亏”,难免会产生情绪,向基层干部寻求解释。
市长愤怒砸水瓶事件在网络上疯传后,不少人批评市长残暴、傲慢,但也不乏同情的声音。 有人说,“基层干部有脾气,才能办实事”。 这种同情不能简单地视为盲目选边站队。 近年来,一些基层干部表达“无力感”的现象屡见不鲜。 原因就在于基层干部对执行层面的责任更大。 他们在一些政策的制定上缺乏话语权。 面对基层民众的不满,他们动员和协调的资源有限。 他们只能在职权范围内进行修修补补,以安抚合理或不恰当的决定。 有合理诉求的基层群众。 而一些基层干部想要办事,就必须在一定的约束下才能办成事情。 有时他们可能很难表现得优雅并敢于“得罪别人”。
当然,这并不是为愤怒地砸碎水瓶的市长说话。 首先,事故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有待调查。 有必要查明市长是出于求助而情绪失控,还是利用失控来“吓唬”表达诉求的人。只有了解了发生的事情,才能明确责任。其次,即使市长砸水瓶是群众“闹腾”造成的,他也不能放心地认为自己是对的。作为市长,你要处理最复杂的基层矛盾。如果你想解决问题,你应该反思一下,砸碎水瓶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个案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与冲突类似,除了当事人的修养之外,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冲突值得关注? 当地土地整治工作出现了哪些问题?部分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这些不满,相关干部能否在职权范围内进行有效协调?
对于干部个人修养的问题,个人自然可以追究责任,但如果矛盾比较复杂,其他干部可能会发脾气,那就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基础治理上。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寿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