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人民日报:不婚不育的文化正在蔓延和扩展

结婚   人口   生育   婚姻   原因  
大众热点 2023-10-17百姓话题
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年轻人走入婚姻的步伐。10月13日,民政部发布《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2 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83.5万对……

10月13日,民政部发布《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依法登记结婚683.5万户,比上年下降10.6%。 结婚率为4.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从结婚数量来看,自2013年达到1346.9万对的峰值以来,结婚数量已连续九年下降,到2022年已跌破700万对大关。 在人口发展和妇幼健康方面,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6万人。

“连跌”走势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 例如,不婚不育文化正在蔓延和扩大。 我国的结婚率日益下降,离婚率却逐渐上升。 从1987年到2020年,离婚登记夫妇数量从58万对增加到373万对。 与此同时,不结婚导致单身人士大量出现。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婚姻观念。 结婚的成本太高,但风险也太大。 天价彩礼时常听说,婚姻物化也比较常见。

彩礼天价的人口根源是适婚女性资源短缺、男多女少造成的婚姻挤压以及“物以稀为贵”的婚姻市场失衡。

高房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年轻人结婚的步伐,极晚结婚、少子现象已成为城市常态。 男人大多更喜欢不高于自己资质的女人,结婚成本越来越高。 结婚后有了孩子,就得考虑生育和教育的费用。 由于这些压力,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

另一个是两性之间人口资源的不匹配,导致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 2020 年,男性比女性多 3490 万人。 2000年代出生的人口性别比达到119,其中男性比女性多近1300万; 1990年代出生的人口性别比达到110,其中男性比女性多近900万。 单身男青年和单身女青年共存已成为人群中的新常态。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龄化、少子化、不婚现象加速发展。 随着高价婚姻成为生活中难以承受的负担,婚姻的成本也随之卷入——啃老,这或许是婚姻数量连续九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为此,我国需要倡导新时代婚育文化,应对不孕不育的挑战。 这包括认知兼容、提高恋爱能力、相互包容、相互尊重、适龄结婚生育等。社会各方应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认识和交流的机会和场所,缓解适应困难的问题。

此外,考虑到年轻人面临的买房、彩礼、生孩子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社会各方不妨出台更多真金白银的实用措施,比如降低房贷利率、制定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民俗习惯、增加生育补贴、扩大回族幼儿园普及率等,这些层面的改善将有利于提高年轻人的结婚意愿。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整体上减轻年轻人婚姻的物质和心理负担。 这是关系到改变我国低生育格局的一件大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穆光宗(人口学家)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