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的“假装存钱潮”席卷网络!
云仔就是她想象中的一只小仓鼠。 朵雯说,现在,每当付款的时候犹豫不决,她就会问自己:“辛苦攒了这么久,我真的要把云子的钱都花掉吗?” 这种无厘头又有趣的内心对话,似乎成了她省钱策略中的一种特殊仪式。
然而,多文并不孤单。 近日,新一波“假装省钱”风潮席卷网络,各界网友纷纷参与到这场挑战中。
从假装怀孕、养小狗,到扮演甄嬛或者落难公主,每个人都将自己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而主角在奇幻世界里的所谓“开支”,其实都转化成了小小积蓄。在现实中悄悄积累。
01 省钱的剧情设计天马行空
在脱毛、崇尚“精致贫困”、追求反超脱、深挖“抠门”秘密等潮流的铺垫下,年轻人在“省钱”领域掀起了一股新风潮——“假装”存在“钱”。
这是一种基于情节的省钱方法。 总之,人们以独特的方式模拟各种生活场景。 剧情涵盖爱情、穿越、历史、科幻、冒险等多个主题,主要任务是为虚构的主角筹集资金,然后将资金存入他们的真实银行账户。
比如,有网友假装自己穿越到了仙界,成为了某门派的外门弟子。 接下来,他还要乘坐一天的飞舟前往宗门,花费二十颗下品灵石购买干粮。 为了这个任务,他在现实中存了20块钱。
一位冒充落难公主的网友第一天就给自己安排了这样的剧情:你的国家被战争摧毁了,你的父亲提前把你送出国,把你安置在提前购买的小房子里。 身在异国,身无分文,必须开始自力更生之路。 这一天,你兼职做肯德基店员,赚到你的第一桶金,30元。 这样,你就为自己节省了30元。
此外,还有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情节。 例如,小丁在9月中旬发布了他的第一篇关于“假装怀孕省钱”的帖子:这天,你发现你感觉不舒服,想吐,所以你大胆推测你怀孕了,所以你果断下单了验孕棒相关产品。 为了准确起见,你买了三本,花了30元。
下面的剧情详细介绍了一位孕妇的日常开支,仿佛她正在经历怀孕的过程。 比如第57天,我去医院做了重大畸形检查,花了350元; 第58天,为了测量并记录每天的腹围,我花了5块钱买了一个自动伸缩卷尺……
为了保证细节真实可信,也为了了解孕妇在每个阶段会经历什么,小丁甚至查阅了大量的怀孕科普书籍。 当灵感耗尽时,他可以通过搜索怀孕第一周要买的东西来轻松地继续情节。
小丁为了成为一名编剧,读了很多专业书籍。
小丁声称,“假装怀孕”的短期目标是坚持到明年4月,生下假想的孩子。 “你可以养孩子到他18岁,至于能不能继续养到那一天,如果继续养到那一天,这笔钱就算是我的养老基金了。” 小丁说道。
2000年后出生的多文,更多地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到主角身上,通过虚构的故事反映自己的成长和奋斗。
她虚构的主角是一只名叫云在的灰白色小仓鼠,其形象取自日本插画家的漫画。
故事开始于云子独自来到大城市,找到了一份在农场做家务的工作。 这也呼应了多文自己从河南来到深圳的经历。
构思剧情时,多文经常看漫画,想象云子每天都在做什么。 有时他也会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融入到剧情中,比如假期买杯奶茶、骑共享单车、坐火车等。 回到家里……这些项目一旦发生,她就会在现实中存下相应数额的钱。
后来,云仔遇到了两只同时工作的仓鼠,对应了多文在现实工作中的两个实习伙伴。 他们的工作站恰好挨着,坐在靠墙的角落里,这让多文感到安全。
于是,云哉的工作日记被更新到了第四天,朵文写道:进公司后,幸运的是,三只实习鼠被安排坐在公司的角落里。
在大城市的漂泊仍在继续,云子的工作日记也在不断更新。 然而,几个月前,多文的一位实习同事选择了离开。
剧情中,云仔的同伴也减少了一个,只剩下一只小仓鼠在工作日记里陪伴着他。 当天,多文在自己打造的“云在日记”支付宝钱包里存了10元钱,作为分手餐的纪念。
云仔的打工日记多文本记录
02 烧脑编剧只救了“八毛钱”
与传统、常规的存钱方式相比,“假装存钱”需要长期、费力的情节才能存下少量的钱。 这个过程有些繁琐,缺乏实际效率,甚至被一些人考虑过。 把它当作自娱自乐。 不过,在小丁看来,“假装存钱”不仅仅是一款理财游戏,它还用创造力和想象力打破了传统储蓄的枯燥形式,将节俭与娱乐结合起来。
小丁首先从母亲那里间接体验到了传统定期存款的艰辛。 她回忆道:“我妈妈每个月都会在银行存钱,但在花钱方面,她总是对自己很苛刻。这种存钱方式太辛苦了,我无法接受。相比之下,现在我写剧情省钱不仅是哄自己开心,更是在哄自己省钱。
至此,小丁已经通过“假装养娃”存下了3850元,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理财目标。
不过,与此同时,小丁也保留了传统的省钱方式。 她在银行里还有一笔存款,自2020年以来一直没有动过。“如果你不提的话,我都忘了。” 小丁说,相比银行里的钱,小钱包里的钱似乎更有“存在感”。
每次付款时,付款选项中都会出现“小钱包”字样。 小丁认为,这只是提醒大家不要乱花钱。 “当我看到那个小钱包时,我就会想,挣钱真不容易,我必须每天存钱。” 有一件事,如果我随意花更多的钱,我就根本无法存钱。”
小丁“假装养娃”省钱
对于多文来说,储蓄意识是在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后才产生的。 她意识到金融危机后需要计划和储蓄。
工作之前,多文没有储蓄的概念。 就算这个月有多余的生活费,他也会找机会全部花掉。 不过,出道后,多文不再想向父母要生活费。
今年国庆期间,她一下子就花光了打工前攒下的3000元,还向朋友借了2000元。 多文原计划两个月内还清贷款。 没想到,朋友突然有事,催促还款。 面对贷款计划被打乱,多文不得不再次向家人要钱。
“没有钱,你一个人在外面怎么住?万一发生什么事,你父母不能及时给你,你至少可以照顾好自己……你的哭声会让我感觉你在外面……”我的生活并不好。” 妈妈在电话里的话让多文感到无比的委屈和自责。 从那时起,她开始认真计划存钱,让自己有信心出去闯荡。
但对于多文“假装省钱”的行为,办公室里的前辈们曾大惑不解地评论道:“你想省钱,为什么不直接存到银行,免得费这么大劲去取钱呢?”一天能省几块钱?”
在多文看来,“假装省钱”更像是一种“游戏”,让普通的省钱过程变得有趣。 “这不仅仅是为了省钱,还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第一天多文假装给云仔存钱
工作了五年的舒明对于如何更高效地省钱有着特别的发言权。 在大学期间,甚至刚进入社会时,书明下载了很多会计应用程序来提醒自己要节俭。
但后来她发现这种模式很难长期维持。 更重要的是,书明回顾后发现,会计对她的消费并没有起到任何约束作用。 充其量也只是让每一笔钱都花得明明白白。
后来,书明采取了新的储蓄思路,将自己想要存的钱存入一个单独的账户,并解绑支付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让她在消费的时候看不到钱,有效避免了过度消费。 类似于“假装省钱”的方法。 如今,“小钱包”成了她的又一个专用储蓄账户。
书明喜欢用“罗文姬表情包”
03 粉丝逆向监管
舒明是一名保险代理人。 在工作中,她经常接触到很多有关退休养老的咨询,这也成为她假装省钱的机会。
树明表示,国家当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社保现收现付制,让一些年轻人开始正视和规划自己的退休问题。 “周围的朋友都羡慕退休后无忧无虑、幸福快乐。 养老生活。 然而,他们担心到了这个年龄,他们可能无法像父母那样获得丰厚的养老金,这会导致焦虑和紧张。”
因此,书明决定通过设计“假装养老”储蓄模式,引导网友以轻松活泼的方式思考退休问题。
想到角色设计,树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韩国女演员娜文姬。 2006年,罗文姬因主演喜剧《搞笑家族》而走红。 时至今日,“罗文姬女士”的表情包在网络上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在书明的印象中,罗文姬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幸福、重享受、爱吃、爱玩的老太太,这也是她向往的生活态度。 于是,就有了“我一觉醒来,突然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个61岁的富婆老太太”这样的剧本。 书明每天更新网上假装省钱的剧情时,都会加上罗文姬的表情包。
接下来的剧情设计轻松活泼,有在养老院和朋友聊天、喝奶茶、深夜吃螺蛳粉、去商场买貂皮项圈等。 有无尽的欢乐。 如此有趣的设定,吸引了不少网友围观,跟着剧情打卡省钱。
淑明表示,她会刻意避免夸大对退休的焦虑。 目的是为了防止网友因为恐惧和紧张而存钱,而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家养成存钱的习惯,进而深入思考退休问题。
书明写故事情节时,一些灵感来自于她的现实生活。 当书明去旅行时,想象中的郭老太太将开始养老模式生活,但她必须先存99元钱才能购买时尚的老人鞋和一条花丝巾; 书明染发时,郭老太太将二田的白发也全部漂白,染成了樱花粉色,变身时尚老太太,又省下了129元的理发花销。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一个情节都能详细体现郭老太太的穿搭、心情甚至状态。 书明坚信,通过具体的描述,读者可以更好地“入戏”。
总之,每天为心里的小老太太花钱,其实就是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树明终于实现了“无痛拯救”。
今天,是假装存钱退休的第 65 天。 自从第一篇关于省钱的帖子以来,不少粉丝都在评论区跟着她打卡,有人会直接晒出支付宝钱包的余额图,甚至有网友“三步并肩”。 除了为退休储蓄之外,贴出的小口袋清单还包括养小狗、养婴儿的储蓄项目。
为了更好的互动,书明成立了粉丝团。 粉丝的跟进和打卡也对书明形成了奇妙的反向监督,“我们每天都要和粉丝保持同样数量的押金,所以没有办法偷偷地花,那是不对的。” ”
令书明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粉丝非常自律。 她习惯用钞票存钱,然后把钞票塞进相册。 有一天,她对一群朋友说:“现在我没钱了,我就先把我的金手镯抵押在这里吧。” 随后的照片显示,她在相册中插入了一条手链。 一页。
几天后,她再次声明:“我把金手镯赎回来了。” 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册中原来塞有金手镯的那一页,已经塞回了一叠钞票。
更有趣的是,在关注剧情更新时,有网友会提出“挑剔”的问题。
这一天,舒明写道:郭太太出差了,刚刚在机场吃过早餐。 让我们省下早餐的钱吧。 有网友评论:“机票钱怎么不省呢?” 当然,类似的问题还有:“住养老院的钱怎么办?”
舒明对此哭笑不得。 她后来回答:“你猜我为什么不存钱?因为我怕存不下来。”
网友“三步并进”
不得不说,说到每天存下多少钱,树明也是用心良苦。 如果前一天存了100多块钱,第二天就少存一点,减轻大家的负担。 比如,正式场合,她会省下4块钱买一瓶冰可乐。
“如果连续几天存的金额太高,有的朋友会在下面评论:‘有点贵,答应我,下次不要存超过100。’” 舒明笑着说道。
04 假装省钱后变得更加节俭
在这股看似单调、幼稚的“假装省钱浪潮”中,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人的理财观念和生活态度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但小丁也有些担心,“这波‘假装省钱’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剧情会变得单调,就只是每天省钱的机械行为,到最后,人们可能会回到更传统、常规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帮助年轻人养成节俭和储蓄的习惯。”
采访当天,刚刚工作三周的小丁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3900多元。 那天正好是她22岁的最后一天,看到工资数额的那一刻,小丁感觉自尊心瞬间受挫。
“这个工资太微薄了,我考了两次,又去另一个地方面试,虽然之前没那么在乎工资,但当我真正看到数字的时候,我的心就落了下去。” 小丁叹了口气:“我怎么会这么便宜?”
小丁毕业后有过一段空档期,目前在宁波工作。 然而她发现,靠这样的工资在这座城市很难过上舒适的生活。
在吃饭方面,以前她可以为所欲为,毫无拘束。 一顿饭人均花费不足50块钱她并不在意。 如今,当我去麦当劳点“穷人餐”时,我会三思而后行。 “这种感觉太难受了,虽然你不缺钱,但就是舍不得花那个钱。”
随着“假装养娃省钱”的开始,小丁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 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服装支出的减少。 工作时轮流穿三套衣服就够了。 甚至在失眠的时候,她也开始阅读《财务自由第一课》……
还有一个故事,多雯的工作转正后,工资也涨了一些。 现在,她对收到的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大部分用来支付房租和水电费,还有一些用于日常的吃喝玩乐等。 一半的钱会划为零用钱,另一半会存给云子。
多文小钱包账户
日前,多文在给自家猫咪购买用品准备付款时,差点误用了自己“云在钱包”里的钱来付款。 她吓得倒吸一口冷气,然后赶紧改用银行卡支付。
如今,“云在”二字已经有了特殊的含义,而《云在日记》则是多文长期努力的成果。 虽然目前这笔钱的用途还没有明确的计划,但多文确信“这笔押金不会轻易花掉”。 她想用“云子”的微薄财富来支撑更美好、更富裕的生活。 安全的未来。 “我想把它锁在我的小钱包里,永远保存起来。”多文说。
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静怡 撰稿
协调员| 林艳张斌
图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截图来自网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