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受访应届生直言“里子”比“面子”重要
目前正值大学生求职季节。 过去,工作的尊严是很多人选择职业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他们希望公司出名,听起来让人羡慕,为了“面子”,他们愿意把其他方面放在次要位置。 如今,很多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发展机会等各方面。
“你找工作看重‘礼子’还是‘面子’?”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邸英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栗子”。 在他看来,当前整体就业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行业发展和技术迭代日新月异。 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职场上体现个人价值。
“当你感觉良好时,真的很好”
对于狄英丹来说,“礼子”体现了事业与个人价值观的契合,能够有效提升个人能力; “面子”是根据社会习惯的价值标准来评判的,能让人看起来好看。 体面的。 “前者注重自我认知和获得感,后者注重别人的眼光。”
狄英丹认为,人的价值观是很主观的,什么是“面子”、什么是“里子”可能因人而异。 谈起很多人坚持“公考”,他觉得如果一个人追求安全稳定,那么制度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诽谤”。 “如果你只是为了迎合长辈的要求而去‘考试’,那可能是因为‘面子’在先。”
周青是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兼任本科生辅导员。 她的一名学生坚决不想参加公务员考试,因为她觉得“公务员虽然是父母眼中的‘铁饭碗’、‘好工作’,但与她的求职理念不符。”目标。”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对1334名应届毕业生求职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89.4%的受访应届毕业生明确表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子”比“面子”更重要。 更注重“衬”。 85.5%的受访应届毕业生认为,近年来,人们在求职过程中普遍更加关注“栗子”。
刚从武汉某大学硕士毕业的刘白白觉得,这一代年轻人非常重视个人价值的追求,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务实。 “找工作时,不再关注公司性质、职位名称、工作地点等。” 我太执着于面子问题,但会认真考虑‘这个岗位能学到什么’,我的能力能不能发挥出来。”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活得更加透明”,“大家越来越明白”别人认为的好,不一定就是真的好。 只有当你感觉良好时,才是真正的好。”
毕业生看重哪些品质?
周青观察到,现在很多大学生找工作时看重的是良好的薪资福利以及离家近的工作场所。 “过去,出去探索、看看东西是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择业心态。经过几年的COVID-19疫情,人们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而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二三线城市崛起、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等,让大学生更有信心、更愿意回家乡发展。”
在狄英丹眼里,就像一些老牌的大工厂、稳定的国企一样,公司面子大,名气大,在别人眼里光鲜亮丽。 但如果提供的职位发展前景有限,积累的业务技能和经验也有限,他宁愿选择行业前景好的初创企业。 “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虽然发展初期面临的风险比较高,工作量也很大,但往往要身兼数职,看似不划算,但可以提高个人能力,快速增强对行业的整体了解。 知识和掌握。 即使公司创业失败,也能赶上行业发展的潮流,使个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看重哪些品质? 数据显示,良好的薪资福利(61.6%)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能够学到真正的技能(55.3%)、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52.6%)和有足够的未来发展空间(52.2%)。 第三名和第四名。 其他还有:体现个人价值(46.2%)、畅通的职业晋升通道(42.9%)、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41.5%)、给新人锻炼的机会(30.5%)。
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王挺表示,调查结果与大学生当前的职业选择非常吻合,也反映了他们的职业选择。对就业市场和自身发展的思考更加成熟和理性。
“薪资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水平,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稳定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能够学习技能可以不断提升职业素质,在职场上更具竞争力。这也提醒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机会,同时,现在的年轻人非常重视个人兴趣,当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匹配时,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工作状态,贡献更大的职业价值。” 王婷分析,一家好的公司不仅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薪酬,更重要的是为员工未来的发展提供清晰的职业道路和清晰的职业阶梯。
“只有自我成长和进步,才是坚不可摧的立足之道。”
侯佳今年大四,主修经济学。 她觉得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更加独立,有勇气打破老一辈的就业观,不会轻易被社会观念所胁迫。 这也说明现在的年轻人更加了解自己了。 “如果你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或想要什么,你就会去争取。” 侯佳给记者举了她同学的例子:因为她知道自己为人正直,对物质要求很高,所以这位同学明确表示,一些看起来光鲜亮丽却需要乙方角色的工作并不适合她。 “由于他的性格,工作没有乐趣,在生意上也很难取得优势。薪资与业绩挂钩,直接影响收入。” 侯佳觉得这个同学对自己非常了解。
“我觉得找工作注重‘面子’,其实就是‘为别人而活’。不如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真正能得到的,这样更实际。” 邸英丹也觉得,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这也增加了大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行业内卷化的加速,让我们更加清楚,只有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才是立足的牢不可破之道。”
大学生求职时更加注重“里子”反映了什么? 70.2%的受访应届毕业生认为,这意味着他们更加独立,更注重在行业工作中的实际收获; 66.9%的受访应届毕业生认为,这意味着他们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有职业理想; 55.3%的受访应届毕业生认为,这意味着他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清晰的规划和定位; 45.7%的受访应届毕业生认为突破了固有的职业理念,更加务实。
王婷认为,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加注重“礼子”,这体现了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也表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同时,也反映出社会整体价值观正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应该说,这样的选择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人才市场都具有积极和长远的意义。”
参与本次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大专毕业生占14.3%,本科毕业生占75.4%,硕士毕业生占9.5%。 其中,男生占43.8%,女生占56.2%; 32.8%来自一线城市,38.2%来自二线城市,21.1%来自三四线城市,5.6%来自乡镇县,2.3%来自农村。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狄英丹、周青、侯佳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杜元春实习生黄子涵来源:中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