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孩为自己办葬礼请朋友吃席引热议
如何跟自己“说再见”? 对自己“说再见”意味着什么? 这一代年轻人开始对自己进行死亡教育。
通过葬礼向过去说再见
19岁之前,佳佳(化名)在海边夕阳下为自己举办了一场葬礼。 对于死亡和葬礼,嘉嘉很早就想了很多。 过去一年,她一直处于抑郁、难以表达自己的状态。 在观看了一位自媒体博主为自己举办葬礼的视频后,她决定用一场葬礼来告别过去的自己,给自己一个与过去的出口。
佳佳的“葬礼”场景。受访者提供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出这个决定。我多次想中途放弃这个想法,因为我担心家人不理解,也没有人来参加。但幸运的是,我周围的人都支持我的想法。 ” 我做出了决定。 随后,佳佳向所有朋友发出了邀请。 没想到,他们都把这个有些荒唐的想法当真了,来到现场参加仪式。 甚至还有很多外地的朋友通过直播观看。
嘉嘉精心设计了这场葬礼的流程。 第一部分她致开幕词,第二部分她的家人和朋友致悼词,第三部分她的朋友们宣读遗书,第四部分她宣读悼词,最后她的朋友们表示哀悼和告别。 “我听着母亲和朋友们的追悼词,听着朋友们用最温柔的声音朗读我的遗书,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当我读到我写给自己的悼词时,我终于泪流满面……我躺在海滩上,想象你真的快死了。”
在这次仪式上,让嘉嘉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朋友的讲话。 朋友们提到,希望嘉嘉不再自卑,对未来更加自信。 虽然不常见面,但他们都会永远记得她。 佳佳将朋友们写下的话贴在了留言板上。 这些真挚的话语让她深受感动。
佳佳的“葬礼”场景。受访者提供
葬礼结束,夕阳西下,佳佳感觉自己重生了。 对她来说,这个仪式是一个表达自己、探索自我价值的机会。 经过这件事,她能够更坦然地面对一些事情,也变得更加自信。 “我认为死亡是自然法则。死亡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留下青春时的遗照
去年冬天,一名亲人去世后,西西(化名)在下葬死者时看到了许多死者的遗像。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上了年纪。 从那时起,西西就萌生了年轻时拍遗照的想法,希望能在几十年后留下一张自己好看的照片。
熙熙说,妈妈对给自己拍遗照有点不高兴,因为没有一个妈妈会接受孩子的去世。 死亡是母女之间的禁忌话题。 但兮兮认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好忌讳的。 该来的总会来的。
“生命是值得庆祝的事情,死亡也是值得纪念的事情。我无法确定我的死亡时间,但我可以确定我墓碑上的内容,所以我在年轻的时候就拍下了我的肖像。” ” 兮兮说道。
于是西西准备了一套简洁大方的衣服,去花店拿了一束白花,和摄影师沟通了自己想要的风格,最后在镜头前微笑着给自己拍了一组照片遗照。
参加有关死亡的活动
如今,一些年轻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各地正在开展“照顾好自己的一生”的活动。 中新网注意到,一家活动工作室正在北京、杭州、长沙等地举办“生活旅行者”活动。
活动期间,参与者可以体验虚拟生活。 体验结束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举办葬礼并拍照留念。 “我只想抱着它在海边,和朋友们围着篝火说说笑笑吃吃喝喝。” 参与者弯弯(化名)说,为了完成她的愿望,大家把海边的照片放在电视背景里,让她站在前面,伴着她喜欢的歌曲一起笑。
“人生行者”活动现场。受访者提供
“我上大学的时候,想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为自己举办一个葬礼。几年前我也申请过器官捐献,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个活动,想尝试参加一下。” 这几年,我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事情。 经历了种种挫折,弯弯的心态越来越积极,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 这时,绾绾决定去参加自己的葬礼。 绾绾提到,她可以接受自己的“离开”,希望大家都好好的,看到大家的笑脸。
湾湾对一位会写诗的参与者印象深刻。 他为自己设计的葬礼是在一个诗歌展上举行的。 在这次活动中,他即兴写了一首诗。 诗中有一句话:“不要办丧事,办个展览。即使我不出名,人们也来看看我毕生创作的作品。”
对于绾绾来说,这次葬礼给她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地方。 陌生人不会让她感受到太大的压力。 虽然有很多好朋友知道她的经历,但她觉得跟她说话还是会不一样。 因为好朋友都懂得基础知识,不同青春、不同经历的陌生人会对事件产生看法和看法的碰撞,这可以帮助她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
朵朵一心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绾绾参加了自己的葬礼。 在这场葬礼上,他们不再有任何禁忌和隐瞒,而是选择坦然面对,一起谈论死亡。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