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内蒙古开鲁:榛子鲜果挂满枝头产业做成生态图

大众热点 2023-10-16百姓话题
图为榛子鲜果挂满枝头。胡立忠 摄中新网通辽10月12日电 题:内蒙古退伍军人在不毛之地种出致富“榛”收路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榛子产出高、好管理,既能调整产业结构富民……

图为挂在树枝上的新鲜榛子果实。胡立中 摄

中新社通辽10月12日电 标题:内蒙古退伍军人在贫瘠土地上种“榛子”致富

中新社记者 张林虎

“榛子产量高,管理方便,既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富民,又可以保护绿水青山。未来,我们要通过发展,把生态变成产业,把产业变成生态。” ,这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的利用。” ‘绿色银行’。”贾大军说。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富盛豪村贾大军家的榛子园,一串串肥美的榛子果子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 微风吹过,榛叶沙沙作响,如歌声。 轻快活泼的音乐,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坚果香气。 贾大军正和工人们一起忙着采摘榛子,黝黑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图为生机勃勃的榛子园全景。胡立中 摄

敢为人先,种榛子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兵贾大军在吉林长春接触到了榛子。 经过考察,他发现榛子是四大坚果之一,被誉为“坚果之王”。 榛子树不仅价格高、耐贮藏,而且还是优良的水土保持灌木,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8年,贾大军尝试在120亩沙质沼泽地上种植榛子树。

富胜浩村干部徐群回忆,贾大军之所以能承包这120亩沙沼泽地,是因为村里没人要。

“这是一个大沙袋,可以说是寸草不生,没有人来这里放牧。我签完合同后,用铲车把沙袋全部压平,买了黑土盖在上面。”花了很多功夫。” 贾大军说道。

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发展榛子林……贾大军决心与这片沙地沼泽战斗到底。 然而,榛子树是灌木树种,喜欢潮湿。 开鲁市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榛子林种植能否成功,取决于当地。 还没人尝试过,于是贾大军成为第一个尝试的人。

“想要经营好榛子林,就得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因为通辽没有种植榛子的先例,所以我只是边摸索边尝试,走了太多弯路。” 说起这片林地,贾大军感慨地说。 相当深。

内蒙退伍费一览表_内蒙古退伍老兵_

图为贾大军夫妇庆祝丰收。毕乐涛 摄

发誓与沙沼竞争

前五年,由于没有经验、不懂技术,贾大军在这片榛子林里投入了120万多元,却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利润。 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批评我的人太多了,包括专家说开鲁风沙大,气候干燥,不适合种植。但我觉得这里的水利条件便利,如果气候干燥的话,我可以多浇水,如果产量不好,我可以密植。” 大军说道。

弓一拉就没有回头路。 面对困难和挫折,贾大军几乎24小时守护着榛子林,观察榛子树的习性,摸索学习,多方求教。

浇水、修剪、施肥……为了减少开支,贾大军舍不得雇人,夫妻俩就一起做。 几个月的时间,他减掉了20多斤。

“榛子耐寒、耐瘠薄、耐晚霜,生态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耐贮藏,易加工,是一种独特的干果经济林树种。另外,榛子树具有发达的水平根系发达,枝条繁茂,对保护生态有很大作用。” 在贾大军看来,适合发展榛子的地方大多位于边远地区和贫困农村。 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发展榛子可以达到治理荒山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效果。

内蒙古退伍老兵_内蒙退伍费一览表_

图为贾大军夫妇采摘榛子。卢志敏 摄

小榛子带来大好处

2023年,贾大军种的榛子终于有了回报。 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样的丰收景象,他盼望了六年。 “榛果干的市场价格平均每斤13元,今年至少能卖5万斤,纯收入达到60万元以上,我很满意。” 贾大军说道。

从茫茫大海到连绵起伏的绿洲,从外行到内行,从曾经贫瘠的沼泽到效益可观的经济林,贾大军用了6年的时间,找到了一条从贫瘠之地致富的路。

“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还取得了经济效益。” 贾大军表示,明年榛子挂果率将是今年的两到三倍,收入将更加可观。 “如果附近有人想种榛子,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我的经验和技术,不要像我一样走那么多弯路,让大家尽快看到好处。” 贾大军说道。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