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调整公租房保障收入准入标准实物配租预登记
图为杭州售楼处 张玉环 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住房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重的保障性住房模式,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帮助更多家庭实现“安居梦”。 截至目前,杭州市共有公共租赁住房户数19.9万户,其中实物保障户数4.5万户,货币补贴户数15.4万户。 2022年4月起,杭州创新推出公共租赁住房实体租金分配预登记。 累计开展14轮实物配租预登记,超过1.3万户保障户参与选房。
住房保障工作连续多年纳入杭州市民生实事工程。 今年,全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50.94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00万平方米”工作目标。
今年6月,浙江省建设厅印发《公共租赁住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指南》,进一步明确将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保障的相关要求。 对此,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管部门及时调整完善了市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验收审核工作,包括提高收入标准、加大产权审核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公共租赁住房配置保障资源,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通知》明确进一步放宽申请家庭收入准入标准。
根据杭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规定,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的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企业家等可申请市公租房。一级公共租赁住房。 其中,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主要面向杭州市户籍五年以上、收入、财产符合规定标准的无房家庭; 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和创业者的保障主要针对具有学士及以上学历或有一定技能水平、在杭州有稳定就业、收入和财产符合规定标准的无房家庭人员。
《通知》明确放宽和调整上述家庭的收入准入标准,即申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68666元的准入标准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调整统计部门公布的今年城镇居民收入情况。 达到77043元以下,进一步扩大住房困难家庭保障范围。
在扩大保障范围的基础上,《通知》明确,每年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审核,根据保障对象的人口、住房和社保缴纳情况,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动态核查。 对经年度审核或动态核查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应按规定退出公共租赁住房或停止领取货币补贴,确保公共租赁住房资源公平高效使用。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