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中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什么危害?
与曾林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人。 今年,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很多人频繁被感染,多次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 那么问题来了:经常“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有什么危害? 会不会削弱身体的免疫力? 我们有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多种呼吸道感染并不罕见
上海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阳告诉中新社,今年,他在临床中遇到了很多多发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我自己也感冒过两次。”胡阳说。 北京一家三级医院的儿科医生也告诉中新社,他最近收治的孩子中,与婴幼儿相比,七岁至十岁学龄期的“大孩子”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复发。 感染,有的孩子一个月发烧两三次。
在胡阳看来,呼吸道疾病反复感染比较常见。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流感本身也有多种亚型。 例如,目前流行的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毒株主要是甲型流感。“所以感染一种然后感染另一种是很常见的,有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可以也可能与感染混合在一起。”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家、教授蒋庆武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过去人群的免疫水平是由自然感染和疫苗结合形成的。 近两年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数低于往年。 此外,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阻止了COVID-19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流感的传播。 在此期间,流感的自然感染率也有所下降,人群的流感免疫水平因此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地位。
12月13日下午,北京儿童医院内科门诊等待治疗的家长和孩子。邵萌 摄
“事实上,病毒还是以前常见的病毒,今年传播后,如果流感病毒没有发生明显变异,明年的传播可能会恢复到流行前的状态。” 蒋庆舞说道。
短时间内反复感染可能影响免疫功能
经常呼吸道感染对身体有害吗? 一位免疫学专家告诉中新社,短时间内反复呼吸道感染,会造成呼吸道粘膜反复损伤,甚至在还没来得及修复之前再次感染和损伤,肯定会损害人体呼吸道的免疫屏障和免疫功能。粘膜。 然而,目前还没有结论和足够的数据来解释反复呼吸道感染对人体健康和免疫力的长期危害。
“疾病感染肯定会对免疫系统等产生一些影响,但目前没有太多具体指标来衡量具体危害,长期影响也需要进一步观察,还是需要就医。”及时治疗,早日康复。目前流感和COVID-19都有相应的特效药效果明显,越来越多的药品进入医保,有些药品在网上诊所也很方便获得。另外,要更加关注流感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尽量减少感染,减少并发症。”蒋庆武说。
胡阳认为,一般来说,反复感染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但是否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伤害,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 “从儿童期到成年期,免疫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 对于某些人来说,一次感染就可以刺激他们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但有些人免疫功能比较低,有基础疾病。 一次感染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抗体。 病情越严重,免疫力就越弱。”
蒋庆武还指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许多人可能对反复出现的呼吸道疾病没有反应,但有些人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反应。 感染导致疾病的概率因人而异,医生和专家都在关注。
专家建议完全康复后返回工作和学校
谈及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多发,蒋庆武反复强调“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等。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综合国务院团队7月份提到,将根据疫苗研制和审批进展情况,结合疫情、病毒变异等情况,及时更新疫苗种类和疫苗接种方案。
资料图:老人接种流感疫苗。葛梦丽 摄
蒋庆武还建议,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也应该积极推广,比如外出回来后要洗手; 疾病流行季节,建议在室内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内佩戴口罩; 医疗卫生等部门要加强防控措施。 控制和监测; 卫生监督部门要做好发热门诊管理、疾病信息分析和及时发布等工作,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健康。
上述免疫学专家建议,患病后应注意休养,一定要等到呼吸道感染完全康复后才能重返工作岗位和学校,避免反复或反复感染。 建议提高免疫力,特别是先天免疫力,包括营养全面、均衡、充足,规律作息,不熬夜,科学适量运动,保暖防寒,避免压力,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天冷时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聚集,开窗通风。
此外,必要时可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中药或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方法。 对于某些人来说,干细胞或免疫细胞输注也可以考虑调节免疫力。 如果发生感染,一定要进行科学治疗,不能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对于学龄儿童反复感染的问题,蒋庆武认为,全班佩戴口罩不太现实。 天气不太冷时,可开窗通风,适当延长休息时间,保证一定的室内时间。 通风。 他强调,在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季节,要进行晨间体温检测,采用红外测温方式,让有发热症状的孩子在家休息,最大限度减少学校感染。 此外,学校应谨慎采取停课、停课等措施。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