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2023年度中华鲟人工繁殖工作40年来新高
中新社宜昌11月6日电 (唐东军 张德志 叶孜)据三峡集团6日消息,截至10月底,该集团2023年度共繁殖中华鲟鱼苗120万尾,繁殖数量创该集团开展中华鲟人工繁殖工作40年来新高。……
今年中华鲟人工繁育工作于9月17日开始,10月底结束。 三峡群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物多样性中心”)分三批繁殖成熟中华鲟亲鱼。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大陆架水域和长江中下游。 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自2009年起,中国禁止捕捞野生中华鲟用于科学研究。 在此情况下,生物多样性中心率先突破了中华鲟全人工繁育技术。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中心系统开展了中华鲟亲鱼性腺发育调控、营养强化、规模化繁育、康复生存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完整年龄梯队、重点关注第二代中华鲟。 种群梯队完善了鱼类早期性别识别技术,探索了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精准控制了中华鲟人工种群,形成了完整的中华鲟全人工繁育技术体系。
据悉,生物多样性中心用了五年时间,实现了中华鲟繁殖从“万尾”到“十万尾”再到“百万尾”的重大跨越。 三峡公司在连续多年实现中华鲟人工繁育成功的同时,每年坚持将中华鲟大规模放流入长江,有效补充了中华鲟野生种群资源。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