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汾河流水哗啦啦,大河重现好风光”

临汾   生态   两岸   拆除   风光  
大众热点 2023-11-30百姓话题
中新网临汾11月28日电(记者 左宇坤)“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道不尽汾河两岸的秀美风光。汾河,三晋儿女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汾河,三晋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第二大支流。 但一段时期以来,汾河也因过度开采、采砂、污水排放等而遭受生态阵痛。

一股清水流入黄河,两岸的美丽景色出现在画中。 放眼今天的汾河,从干涸到水丰,从绿化到彩化,从单一的生态景观到文化观赏景观,正在奏响水丰、水质更优、风景更美的新篇章。

11月27日,在中央网信办网络通信局指导下,中国新闻网、山西省网信办主办的“山水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在临汾。 采访团来到汾河两岸,聆听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诞生故事。

“一川清水,两岸锦绣”成为临汾城市的“水上会客厅”。 李典平 摄

“一江碧水,两岸美景”已成为临汾市的“水客厅”。李殿平 摄

生态“活水”,河流重获美丽风光

初冬的夜晚已然冰冷,但在汾河文化生态公园,仍能看到不少市民散步、慢跑、锻炼身体。

“我喜欢沿着‘城市生态文化品质段’跑一圈,全长不到12公里,从平阳大桥东侧出发,经过彩虹桥、锣鼓桥等,然后再跑一圈。”回到起点,跑下来的感觉真好,一步一脚印,绝对是一边悠闲地欣赏城市风景一边锻炼身体的绝佳去处。周末的早晨,经常能遇到临汾跑团的跑友们来跑步一起。” 当地一位跑步爱好者告诉记者。

这样的风景公园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汾河城区沿线,全长17.5公里,管辖面积10.6平方公里。 汾河风景区分为上下游生态湿地片区和城市生态文化精品片区。 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河流的繁荣给人们带来了幸福。 如今的汾河文化生态园,不仅是临汾市的一张绿色生态名片,更是临汾人心中最大的幸福指数。 但这座美丽公园的诞生并非天作之合。

临汾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 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美丽的汾河曾经伤痕累累。 污水横流、滩涂脏乱已成为老百姓和城市决策者心中的“大问题”。

征地3600亩,依法拆除各类违法建筑40万平方米,修建过河桥梁,修建滨江道路; 治理面积10.6平方公里,治理长度11.2公里,新增绿地8778亩,新增水面4017亩,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42%。 。

昔日的汾河如今已成为临汾市干净整洁的汾河文化生态风景区,水面开阔,绿植错落,是生态、园林、人文、科技的完美结合。 一系列数字也是临汾生态治理攻坚战的成绩单,描绘出一幅“水清一色、两岸美景”的生态人文画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公平的公共产品、普惠民生。 随着临汾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汾河水域成为越来越多候鸟的天堂。 在这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土地上,更多的幸福故事不断发生。

尧都云商产业园。 左宇坤 摄

姚都云上产业园。中新网左玉坤摄

工业“活水”,古城可享“科技饭”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系统已融入工业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撑新型优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发展新篇章已开启。 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数据与现实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显得尤为重要。

2023年临汾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全市各园区、各行业、各企业数字智能赋能,重点支持耀都云商产业园引进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今年园区产值较2022年增长20%,达到62亿元。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尧都云商产业园,是临汾市努力抢占前沿产业新赛道的重要体现。 据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这里规划建设三大产业基地:科技创新孵化基地、人工智能数据库基地、软件信息智能制造基地。 布局以华汉云集新创产业中心、华光新创独立研发中心、华汉新创独立研发中心为支撑。 耀鑫创人才服务中心下设三大中心。

产业园吸引了字节跳动、百度、阿里云、360、百信、网易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构建数字经济“智能融合”新高地。 截至目前,已有184家企业入驻该项目。

服务措施全面跟进,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创新源泉与成果转化应用无缝衔接。 一座集数字赋能、网络应用、智能制造于一体的智慧产业新城正在形成。 未来,山西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正在崛起。 。

航拍临汾市区街景。 临汾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航拍临汾市街景。临汾市城管局供图

文化“活水”,浩风长存

临汾,古称平阳,唐代为尧古都。 它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漫步城内,随处可见以尧帝文化为代表的临汾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今年1月,汾河风景区“瑶景园”正式揭幕并启动。 据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风景区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范伟胜介绍,尧帝为寻找蚂蚁而筑井,从此井边便有人居住。 渐渐地,沿河而居、依水而居的迁徙生活结束了,村庄因此而出现了农业文明,也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时代。

药景园就是以此典故为背景而建的。 园内草堂幽静,井田奇特,水车翻倒,湖光山色相映,柳绿古风,充满田园欢乐。 “建设‘尧井园’,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尧帝伟大的发明创新精神,延续流传已久的‘尧帝寻蚁筑井’的美丽传说‘传奇’。我们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 范伟胜说道。

在临汾市区,我们也能看到对这座历史名城的保护和弘扬。

“平阳府有一座大鼓楼,一半插在天上。” 平阳鼓楼位于临汾市,始建于北魏。 是当地历史文化地标,也是临汾城市记忆的直接载体之一。 如今,这座雄伟古朴的平阳鼓楼依然矗立在马路中央,脚下车辆和行人穿行而过。 周围高楼林立,商业繁华,让历史与现代在这里碰撞、交融。

2019年以来,临汾市全面深入开展美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开展“三拆、三拆、三拆”三大行动——“三拆”是指拆除违法建筑违章建筑、拆除不良建筑、拆除不适宜建筑。 必要的挡土墙; “三个出口”是指墙下广告、墙下附着物、地下管道; “三入口”即停车进车位、停车进车库、洗车进场——消除城市脏乱拥堵问题,消除陈旧杂乱,规范城市秩序,打造透明洁净的城市空间。

“商业示范街”财神楼南北街、“时尚示范街”中大街、“怀旧示范街”鼓楼北街、“休闲示范街”向阳西路……每条街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更新强调魅力,重焕多元活力,沉淀成新的、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