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发现时代最早“牛羊猪狗”祭祀用牲组合
中新社太原10月16日电 (记者 杨杰英 胡健)10月1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发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绛县西吴壁遗址发现一座二里岗时期的大型动物祭祀坑……
图为山西省绛县西五壁遗址。 H552坑内至少发现牛、羊、猪、狗等22头动物(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西五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西五壁村南,距中条山仅几公里。 遗址面积约110万平方米,有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周、汉、宋等朝代。 该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最为丰富。
2021年夏天,在2018年以来历年发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成团队,继续西五壁考古发掘工作。遗址,揭示了龙山时代晚期。 、二里头、二里岗及东周等考古文化遗存。
二里岗文化时期遗存主要为灰坑,共有45个。 其中,H552坑内至少发现牛、羊、猪、狗等22头动物(头)。 除最上面的几个(头颅)后来被毁坏、保存不完整外,大部分都是完整的动物。
发掘报告显示,除上述动物外,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啮齿动物的肢骨,应该是后期混入的。 任何动物骨头上都没有明显的手工砍伐痕迹。
考古学家认为H552兽骨坑非常独特。 坑内狗第三颈椎处发现的素面足,表明这里是二里岗下层。 该坑靠近铜冶炼遗址核心区,应是与铜冶炼手工业密切相关的大型祭祀活动遗存。 为研究铜冶炼手工业提供了新的视角,是探索二里岗时期手工业祭祀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此外,这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牛、羊、猪、狗”的祭祀动物组合。 在二里头、郑州商城、小双桥、安阳殷墟等偃师都城地区的夏商祭祀遗存中未见。 这种祭祀动物的组合继承了二里头文化的东下风式传统,启发了商周时期的“太牢”礼制。 对于探讨三代祭祀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