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荣威D7纯电版本EV和插电混动版
一个健康的市场需要多元化的参与者,新能源家用轿车也是如此。
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并保持强劲增长潜力。 渗透率保持在30%的高水平。 需求稳定。 但轿车的产品生态丰富度严重不如SUV,所以我们很高兴看到有诚意的产品进入市场,满足大众。 新能源家用轿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像这次测试的荣威D7。
作为上汽荣威推出的一款新能源车型,荣威D7一口气带来了纯电动版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版DMH,定位中型轿车市场。 荣威D7的轴距长达10万米,在车宽方面,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略有不同。 EV车型更宽,而DMH车型更宽。 不过,它得益于上汽魔方电池独特的卧式电芯。 布局方面,电池厚度锁定在110mm,因此EV和DMH车型的高度都可以受到限制。 再加上前舱盖明显的下压处理,整车看起来比较低矮,运动感十足。
两款车型的外观也略有不同。 这次主要体验的是DMH模型。 新车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分体式大灯。 而是采用30颗LED灯珠组成一个长而近乎一体的头灯。 近光照射距离为310m,远光照射距离达到520m。 虽然是插电混动车型,但DMH版荣威D7采用了封闭式前脸,只留下进气格栅,所以看起来很有辨识度,是一个新能源标志。 整车多采用柔和的线条,勾勒出柔和的车身。 车辆从前部到侧面的过渡自然流畅。 搭配18英寸五辐轮圈。
车尾并没有跟风采用贯穿式尾灯。 依旧是分体式的设计,但是扁平宽阔的尾灯比例依然有视觉上拉长车身宽度的效果,造型也非常有辨识度。
进入车内,12.3英寸的仪表盘与12.3英寸的中控屏形成一体式双大屏,营造出科技感。 1920*720分辨率屏幕的整体显示效果也还算可以。 斑马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包括导航、多媒体、空调、车控及车载设备等核心功能在内的连续语音对话功能,网易云音乐、爱奇艺、酷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雷视KTV等视听娱乐功能生态也相对比较丰富。
只是汽车UI界面还可以更简单一些。 如果能提供地图桌面+定制功能卡就更好了。 操作级别也可以适当降低。 需要经过三个界面才能调出驾驶相关的控制界面,还是有点繁琐。 。
轴距方面,车内空间表现在线,后排乘坐体验处于标准中型车水平,人体工学也比较成熟。 您可以轻松调整方向盘和座椅位置,以找到您习惯的驾驶姿势。 ,并且不会遮挡12.3英寸仪表盘的显示信息。
电机采用P1+P3排列,动力输出更直接。 电量充足的时候,一踩就有电,速度非常快。 P1+P3布局也有利于提高动能回收效率,D7 DMH搭载1.5L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
D7 DMH还利用动力总成大脑PICU,实现电机控制、发动机控制、混合动力变速箱控制、空调热管理和电池热管理“五合一”功能。 WLTC工况下,百公里失电油耗仅为4.79L。 当然,想要耗尽D7 DMH的电池电量来测试其油耗表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D7 DMH配备21.4kWh容量电池,纯电动续航里程超过100公里。 由于发动机与P1电机采用同轴结构,荣威D7 DMH可以比平行轴结构车型少布置一组齿轮,动力系统运行更加平稳,提高车内舒适性。 新车的整体调整也偏向于舒适性。 对于 DMH 和 EV 来说都是如此。 即使动能回收调到最高,参与感依然不是很强,所以没有明显的晕车现象。 此外,新车配备的舒适刹车也能有效缓解刹车点头现象。 。
说到EV车型,除了车身宽度与DMH车型有所不同外,EV车型在外观上采用了分体式大灯,因此整体外观更加前卫进取。 同时,主光覆盖区域的匹配面差可以达到2mm左右。 减少元件的匹配步骤,实现更低的风阻。 EV版D7的风阻系数仅为0.23。
搭载VGA六合一后桥电驱动,D7 EV版最大功率155kW,峰值扭矩310N·m,0-6.5秒加速仅需6.5秒。 不算特别出众,但魔方电池却广受好评。 不仅外观能够流畅动感,内部空间也有保证,不存在电动地板太高的通病,在驾驶座上可以找到一个非常标准的汽车坐姿。
驾驶体验方面,在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EV车型和DMH车型没有明显区别。 动力、悬架和转向调节以舒适为导向。 另外,内部空间充足,非常适合居家使用。 EV和DMH唯一的区别是方向盘。 阻尼反馈不够精准,降低了一些驾驶乐趣。
总体来说,荣威D7是一款定位明确的家用车。 驾驶方便,空间大,燃油经济性好。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双动力解决方案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购车需求,即将推出。 荣威D7不排除价格惊喜,不失为一款值得期待的中型新能源家庭轿车。
本文作者为踢球者孙小树
一个健康的市场需要多元化的参与者,新能源家用轿车也是如此。
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并保持强劲增长潜力。 渗透率保持在30%的高水平。 需求稳定。 但轿车的产品生态丰富度严重不如SUV,所以我们很高兴看到有诚意的产品进入市场,满足大众。 新能源家用轿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像这次测试的荣威D7。
作为上汽荣威推出的一款新能源车型,荣威D7一口气带来了纯电动版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版DMH,定位中型轿车市场。 荣威D7的轴距长达10万米,在车宽方面,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略有不同。 EV车型更宽,而DMH车型更宽。 不过,它得益于上汽魔方电池独特的卧式电芯。 布局方面,电池厚度锁定在110mm,因此EV和DMH车型的高度都可以受到限制。 再加上前舱盖明显的下压处理,整车看起来比较低矮,运动感十足。
两款车型的外观也略有不同。 这次主要体验的是DMH模型。 新车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分体式大灯。 而是采用30颗LED灯珠组成一个长而近乎一体的头灯。 近光照射距离为310m,远光照射距离达到520m。 虽然是插电混动车型,但DMH版荣威D7采用了封闭式前脸,只留下进气格栅,所以看起来很有辨识度,是一个新能源标志。 整车多采用柔和的线条,勾勒出柔和的车身。 车辆从前部到侧面的过渡自然流畅。 搭配18英寸五辐轮毂。
车尾并没有跟风采用贯穿式尾灯。 依旧是分体式的设计,但是扁平宽阔的尾灯比例依然有视觉上拉长车身宽度的效果,造型也非常有辨识度。
进入车内,12.3英寸的仪表盘与12.3英寸的中控屏形成一体式双大屏,营造出科技感。 1920*720分辨率屏幕的整体显示效果也还算可以。 斑马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包括导航、多媒体、空调、车控及车载设备等核心功能在内的连续语音对话功能,与网易云音乐、爱奇艺、酷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雷视KTV等形成视听娱乐功能生态系统。 富有的。
只是汽车UI界面还可以更简单一些。 如果能提供地图桌面+定制功能卡就更好了。 操作级别也可以适当降低。 需要经过三个界面才能调出驾驶相关的控制界面,还是有点繁琐。 。
轴距方面,车内空间表现在线,后排乘坐体验处于标准中型车水平,人体工学也比较成熟。 您可以轻松调整方向盘和座椅位置,以找到您习惯的驾驶姿势。 ,并且不会遮挡12.3英寸仪表盘的显示信息。
电机采用P1+P3排列,动力输出更直接。 电量充足的时候,一踩就有电,速度非常快。 P1+P3布局也有利于提高动能回收效率,D7 DMH搭载1.5L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
D7 DMH还利用动力总成大脑PICU,实现电机控制、发动机控制、混合动力变速箱控制、空调热管理和电池热管理“五合一”功能。 WLTC工况下,百公里失电油耗仅为4.79L。 当然,想要耗尽D7 DMH的电池电量来测试其油耗表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D7 DMH配备21.4kWh容量电池,纯电动续航里程超过100公里。 由于发动机与P1电机采用同轴结构,荣威D7 DMH可以比平行轴结构车型少布置一组齿轮,动力系统运行更加平稳,提高车内舒适性。 新车的整体调整也偏向于舒适性。 对于 DMH 和 EV 来说都是如此。 即使动能回收调到最高,参与感依然不是很强,所以没有明显的晕车现象。 此外,新车配备的舒适刹车也能有效缓解刹车点头现象。 。
说到EV车型,除了车身宽度与DMH车型有所不同外,EV车型在外观上采用了分体式大灯,因此整体外观更加前卫进取。 同时,主光覆盖区域的匹配面差可以达到2mm左右。 减少元件的匹配步骤,实现更低的风阻。 EV版D7的风阻系数仅为0.23。
搭载VGA六合一后桥电驱,D7 EV版最大功率155kW,峰值扭矩310N·m,0-0-100英里/小时加速仅需6.5秒。 不算特别出众,但魔方卧式电池却广受好评。 不仅外观能够流畅动感,内部空间也有保证,不存在电动地板太高的通病,在驾驶座上可以找到一个非常标准的汽车坐姿。
驾驶体验方面,EV车型与DMH车型在充满电后的差异并不明显。 动力、悬架和转向调节以舒适为导向。 另外,内部空间充足,非常适合居家使用。 EV和DMH唯一的区别是方向盘。 阻尼反馈不够精准,降低了一些驾驶乐趣。
总体来说,荣威D7是一款定位明确的家用车。 驾驶方便,空间大,燃油经济性好。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双动力解决方案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购车需求,即将推出。 荣威D7不排除价格惊喜,不失为一款值得期待的中型新能源家庭轿车。
本文作者为踢球者孙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