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正式亮相工信部申报目录定位C级生态科技轿车
外观流线型、动感十足,设计符合德国超豪华品牌电动轿跑车。
新车外观极为流线型、动感十足。 此前透露,外观设计符合德国超豪华品牌的纯电动轿跑车。 你怎么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的首席整车设计师是李天元先生,他的代表作是宝马iX。
从公布的图片来看,新车的车头和侧面与此前曝光的谍照和渲染图几乎一致,重点在车尾。 新车采用贯穿式尾灯的同时,保留了从小米手机继承的“”标识,左下角的铭牌上写着“北京小米”,这与昨天透露的信息相符,也表明小米汽车由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工厂生产。 。
右侧带尾标的型号名称相同但后缀不同。 预计“Pro”尾标代表中低端车型,“Max”尾标代表高端车型。
在申报内容的选配信息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选配不带激光雷达”的文字,这意味着小米SU7的高端机型将配备激光雷达,而低端机型则不必配备带有激光雷达; 此外,标配的主动尾翼功能以及选装的黄色多活塞卡钳也是能够打动年轻消费者的配置。
特色功能:板载热操作系统
在此前的小米14系列手机发布会上,我们其实已经看到了小米 OS互联功能的“冰山一角”。 例如,屋顶摄像头拍摄的内容甚至可以直接串流到微信视频通话中。 相信这样的生态互联将会在更多的小米设备上实现,也是小米汽车的一大“杀手锏”。
预计年底量产,年后正式上市。
据消息人士透露,小米汽车北京亦庄工厂已开始小批量试产一段时间。 目前已生产数十辆试制车,计划今年年底开始量产。 将于明年初(2月)正式上线。 此次上市与雷军近期透露的将于2024年上半年开始正式量产的消息基本一致,甚至有可能提前。 那么,小米汽车的上市时间会提前到明年1月吗? 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竞品车型:智捷S7和
眼看着小米汽车即将出现在工信部的申请中,一些整车厂其实已经做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布局,甚至可以说是“商量好了”,想要“围剿”。 距离小米汽车列入工信部申报目录不到一周,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分别于11月9日和11月10日推出了智捷S7和Avita 12。 智捷S7的长宽高分别为4971*1963*,轴距为。 紧随其后的Avita 12长宽高分别为5020*1999*,轴距为。 两者其中一个尺寸与小米SU7相似,另一个只是大一点点。
更重要的是,智能S7和Avita 12都搭载了鸿蒙座舱4.0。 可以说,在手机与汽车的生态互联上,华为智能汽车其实是比较“遥遥领先”的一位。 在尺寸、续航、动力参数、空间配置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小米汽车SU7想要“杀出重围”,唯一能开路的可能就是价格了!
根据昨天爆料的消息,小米汽车SU7的起售价预计为30万-40万元。 这也是“烟雾弹”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
11月15日,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正式出现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中。 新车定位为“C级生态科技轿车”。 车身尺寸方面,其长/宽/高分别为4997/1963/,轴距与昨天的消息一致。 之前报道的(4860*1980*)数据确实是烟雾弹! 仅近5米的车长就对得起C级轿车的大小。 动力方面,小米SU7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前后电机功率分别为220kW和275kW,最高时速为210km/h。
外观流线型、动感十足,设计符合德国超豪华品牌电动轿跑车。
新车外观极为流线型、动感十足。 此前透露,外观设计符合德国超豪华品牌的纯电动轿跑车。 你怎么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的首席整车设计师是李天元先生,他的代表作是宝马iX。
从公布的图片来看,新车的车头和侧面与此前曝光的谍照和渲染图几乎一致,重点在车尾。 新车采用贯穿式尾灯的同时,保留了从小米手机继承的“”标识,左下角的铭牌上写着“北京小米”,这与昨天透露的信息相符,也表明小米汽车由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工厂生产。 。
右侧带尾标的型号名称相同但后缀不同。 预计“Pro”尾标代表中低端车型,“Max”尾标代表高端车型。
高配版配备激光雷达,低配版无需选配。
在申报内容的选配信息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选配不带激光雷达”的文字,这意味着小米SU7的高端机型将配备激光雷达,而低端机型则不必配备带有激光雷达; 此外,标配的主动尾翼功能以及选装的黄色多活塞卡钳也是能够打动年轻消费者的配置。
特色功能:板载热操作系统
在此前的小米14系列手机发布会上,我们其实已经看到了小米 OS互联功能的“冰山一角”。 例如,屋顶摄像头拍摄的内容甚至可以直接串流到微信视频通话中。 相信这样的生态互联将会在更多的小米设备上实现,也是小米汽车的一大“杀手锏”。
预计年底量产,年后正式上市。
据消息人士透露,小米汽车北京亦庄工厂已开始小批量试产一段时间。 目前已生产数十辆试制车,计划今年年底开始量产。 将于明年初(2月)正式上线。 此次上市与雷军近期透露的将于2024年上半年开始正式量产的消息基本一致,甚至有可能提前。 那么,小米汽车的上市时间会提前到明年1月吗? 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竞品车型:智捷S7和
眼看着小米汽车即将出现在工信部的申请中,一些整车厂其实已经做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布局,甚至可以说是“商量好了”,想要“围剿”。 距离小米汽车列入工信部申报目录不到一周,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分别于11月9日和11月10日推出了智捷S7和Avita 12。 智捷S7的长宽高分别为4971*1963*,轴距为。 紧随其后的Avita 12长宽高分别为5020*1999*,轴距为。 两者其中一个尺寸与小米SU7相似,另一个只是大一点点。
更重要的是,智能S7和Avita 12都搭载了鸿蒙座舱4.0。 可以说,在手机与汽车的生态互联上,华为智能汽车其实是比较“遥遥领先”的一位。 在尺寸、续航、动力参数、空间配置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小米汽车SU7想要“杀出重围”,唯一能开路的可能就是价格了!
根据昨天爆料的消息,小米汽车SU7的起售价预计为30万-40万元。 这也是“烟雾弹”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