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热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百姓话题

餐饮公司设置扫码点餐方式强制获取消费者信息

餐饮   信息   个人   书面   告知  
大众热点 2023-11-23百姓话题
【说案】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信息 一餐厅被判侵权本报记者 周倩近年来,扫码点餐服务在餐饮行业迅速兴起普及,成为众多消费者就餐时的选择。然而……

本报记者 周倩

近年来,扫码点餐服务在餐饮行业迅速流行,成为不少消费者就餐时的选择。 不过,有的餐厅在“扫码”和“点餐”之间增加了一个流程。 如果您不关注微信公众号,且未授权商家获取个人信息,则无法下单。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就由此引发的一起个人信息保护纠纷作出终审判决。

【案例回顾】

某餐饮企业向消费者推出手机二维码点餐服务。 商家根据自身设置的微信程序,有权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进行在线下单; 若商家不同意获取前述信息,则商家无法进行网上订单。 。

2021年7月27日,孔某前往某餐饮公司就餐时,店员并未告知孔某可以手动点餐。 孔先生通过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点餐并结账。 在此过程中,孔注册成为一家餐饮公司的会员。 孔某发现,取消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后,自己仍然是某餐饮公司的会员。 上述个人信息仍保存在一家餐饮公司中,孔某无法自行删除。

孔某认为,某餐饮公司设置的扫码点餐方式强制消费者获取个人信息,而消费者又无法自行删除商家存储的个人信息,故将某餐饮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个人信息。 权益、告知个人信息处理、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

【试用流程】

庭审中,孔某称,他曾试图通过取消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取消自己的会员资格,并删除存储在一家餐饮公司的个人信息。 不过,某餐饮企业表示,删除会员信息需要消费者提交书面申请,但并未以任何方式告知孔某需要提交书面申请。 直至一审诉讼,孔某仍未能如愿删除相关个人信息。

现有证据显示,孔某在一家餐饮公司就餐时,服务人员并未告知孔某可以手动点餐,误导其认为扫码点餐是唯一的服务方式。 但某餐饮企业自行设定的扫码点餐程序,要求孔某关注该商户微信公众号并授权其获取孔某的相关信息,属于变相强行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

法院经审理认为,孔某要求餐饮企业书面告知其获取个人信息的具体范围、流程和方式的请求有法律依据,予以支持。 考虑到某餐饮企业的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其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后修改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点餐操作流程,并在第一时间删除了其存储漏洞。遂作出二审判决。 某人的个人信息。

【试用结果】

最终,法院判决某餐饮企业停止侵害孔某信息权,并删除所收集的孔某信息; 将以书面形式通知Kong处理Kong信息的范围和方法; 并向孔某举报侵犯孔某信息权的行为,并出具书面道歉声明,并赔偿孔某5000元公证费。

【案例说明】

《民法典》第一千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方式处理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请求其提供信息。处理器立即将其删除。

二维码订餐服务的普及和发展不应成为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隐患。 商户设置扫码点餐流程时,应以达到点餐目的、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 超出订购所需范围强行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