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纯电动BMWi,颜值依旧在线,自然离不开运动
它总体上继承了宝马的设计语言,简单实用。
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iX1的颜值还是不错的,与全新宝马X1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封闭式前格栅设计,内置的菱形装饰更加精致,两侧不规则的大灯造型依然具有同样的视觉冲击力。 与全新宝马X1相比,多了几分科技气息。 创新纯电动BMW iX1还采用了辨识度极高的双五辐空心轮毂,运动气息更加浓厚。
在极简风格的影响下,除了辨识度极高的前脸和车尾外,宝马iX1的侧面有着非常典型的SUV造型,直线条,但增加了双腰线设计以及镀铬窗框和侧边。分层。 隐藏式门把手的使用不仅美观还减少了风阻,而且纯机械的操作方式比电动弹出式门把手更加直接可靠。 在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情况下进行创新,是宝马作为传统厂商的态度,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操控是iX1的一大亮点和优势
那么说到宝马,自然就离不开运动的话题。 就连纯电动IX1也不例外。 目前只有双电机版本。 车辆综合功率230kW,峰值扭矩494N·m,0-100km/h加速时间。 只需要5.7秒。 新车电池容量为66.45kWh,CLTC标准续航里程为450km。 充电方面,慢充时间为7小时,130KW快充从10%充到80%大约需要32分钟。 充电时采用交替冷却方式,避免快充时电池过度冷却,降低电池老化速度。
iX1有多种驾驶模式。 由于电机动力输出比较直接,即使是经济模式也能满足部分用户日常通勤时的提速需求。 当然,为了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我个人推荐大家使用自定义模式,速度提升和动力响应会更加敏捷。 在运动模式下,不会给你车辆“乱窜”、难以控制的感觉。 有趣的是,在运动模式下,车辆还具有模拟声音,可以带来一些驾驶乐趣。
油门踏板的调节方法相当不错。 初始阶段的反应速度非常流畅,没有一踩就跑的感觉。 更加线性的输出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舒适度。 启动和加速时,两台电机均全力输出。 当你慢慢踩下油门时,来自前桥电机的动力比例会不断增加。 当速度稳定后,车辆将进入前轮驱动模式以减少能耗。 当突然遇到湿滑路面或车辆有失控危险时,后桥电机会立即介入,增加抓地力。 尤其是在市区走走停停的路段,这样的调整不会让同行乘客感到不舒服。
悬架也经过精心调校,空间更大,控制更好。
悬架采用前麦弗逊后三连杆设计,其中前悬架增加了铝材,比老款轻了约三公斤。 转向轴重新调整后,主销主销后倾角较老款X1增加了约15%。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转向反馈和直线行驶稳定性。 后部是模块化三连杆,带有刚性安装的副车架。 由于弹簧和减震器分开布置,占用空间更少,为后排和后备箱腾出了更多空间。 前后轴均配备防倾杆,以减少转弯侧倾。 接触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宝马iX1的悬架并不是简单的软。 前段可以过滤掉路上的细小颠簸,中后段的支撑还在,所以即使高速过弯时极限较大,车身姿态也能保持良好状态。
汽车网评:操控能力优秀,但续航有待进一步优化
BMW iX1的到来,丰富了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线。 从综合体验来看,宝马iX1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均衡。 除了续航稍短之外,没有明显的缺点。 尤其是在操控方面,依然继承了宝马的高水准。 创新纯电动BMW iX1不仅没有同级入门级定位,在动力、配置等方面节省成本,而且基于宝马多年的纯电动研发经验和FAAR油电共享平台,这也使其相对于对手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 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卷入太过激烈,iX1仍需拿出足够的诚意,才能像燃油车一样实现“一体成型”。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传统豪华品牌纷纷发力布局新能源赛道。 因此,对于各车企来说,新能源赛道越来越受欢迎。 但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比如宝马带来的新车型——创新纯电动BMW i。
它总体上继承了宝马的设计语言,简单实用。
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iX1的颜值还是不错的,与全新宝马X1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封闭式前格栅设计,内置的菱形装饰更加精致,两侧不规则的大灯造型依然具有同样的视觉冲击力。 与全新宝马X1相比,多了几分科技气息。 创新纯电动BMW iX1还采用了辨识度极高的双五辐空心轮毂,运动气息更加浓厚。
在极简风格的影响下,除了辨识度极高的前脸和车尾外,宝马iX1的侧面有着非常典型的SUV造型,直线条,但增加了双腰线设计以及镀铬窗框和侧边。分层。 隐藏式门把手的使用不仅美观还减少了风阻,而且纯机械的操作方式比电动弹出式门把手更加直接可靠。 在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情况下进行创新,是宝马作为传统厂商的态度,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操控是iX1的一大亮点和优势
那么说到宝马,自然就离不开运动的话题。 就连纯电动IX1也不例外。 目前只有双电机版本。 车辆综合功率230kW,峰值扭矩494N·m,0-100km/h加速时间。 只需要5.7秒。 新车电池容量为66.45kWh,CLTC标准续航里程为450km。 充电方面,慢充时间为7小时,130KW快充从10%充到80%大约需要32分钟。 充电时采用交替冷却方式,避免快充时电池过度冷却,降低电池老化速度。
iX1有多种驾驶模式。 由于电机动力输出比较直接,即使是经济模式也能满足部分用户日常通勤时的提速需求。 当然,为了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我个人推荐大家使用自定义模式,速度提升和动力响应会更加敏捷。 在运动模式下,不会给你车辆“乱窜”、难以控制的感觉。 有趣的是,在运动模式下,车辆还具有模拟声音,可以带来一些驾驶乐趣。
油门踏板的调节方法相当不错。 初始阶段的反应速度非常流畅,没有一踩就跑的感觉。 更加线性的输出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舒适度。 启动和加速时,两台电机均全力输出。 当你慢慢踩下油门时,来自前桥电机的动力比例会不断增加。 当速度稳定后,车辆将进入前轮驱动模式以减少能耗。 当突然遇到湿滑路面或车辆有失控危险时,后桥电机会立即介入,增加抓地力。 尤其是在市区走走停停的路段,这样的调整不会让同行乘客感到不舒服。
悬架也经过精心调校,空间更大,控制更好。
悬架采用前麦弗逊后三连杆设计,其中前悬架增加了铝材,比老款轻了约三公斤。 转向轴重新调整后,主销主销后倾角较老款X1增加了约15%。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转向反馈和直线行驶稳定性。 后部是模块化三连杆,带有刚性安装的副车架。 由于弹簧和减震器分开布置,占用空间更少,为后排和后备箱腾出了更多空间。 前后轴均配备防倾杆,以减少转弯侧倾。 接触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宝马iX1的悬架并不是简单的软。 前段可以过滤掉路上的细小颠簸,中后段的支撑还在,所以即使高速过弯时极限较大,车身姿态也能保持良好状态。
汽车网评:操控能力优秀,但续航有待进一步优化
BMW iX1的到来,丰富了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线。 从综合体验来看,宝马iX1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均衡。 除了续航稍短之外,没有明显的缺点。 尤其是在操控方面,依然继承了宝马的高水准。 创新纯电动BMW iX1不仅没有同级入门级定位,在动力、配置等方面节省成本,而且基于宝马多年的纯电动研发经验和FAAR燃油电动共享平台,这也使其相对于对手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 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卷入太过激烈,iX1仍需拿出足够的诚意,才能像燃油车一样实现“一体成型”。